时间:2013-05-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一、发病情况 瓦甸村养鸡专业户张某饲养农大3号矮小型蛋鸡3 000余只,5月中旬约20~25日龄时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2~3只,发病数持续增加,进入5月底,每日发病达30~50只,日死亡10~15只。全程累计发病约1 150只,死亡261只,发病率38.4%,病死率22.7%。期间,养鸡户曾把本病当作鸡支原体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碱治疗,但不见效果。调查发现,该养鸡户的饲料仓库简陋且密不通风,下雨天经常漏雨而潮湿,部分饲料霉变较重。 二、临诊症状 雏鸡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拒食,饮欲增加,羽毛蓬松,两翅下垂,嗜睡,精神萎靡不振。随后病雏表现呼吸困难打喷嚏;个别有摇头、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病鸡很快消瘦,病程较短,一般在出现症状后2~7天死亡。 三、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呼吸系统。气囊膜出现点状结节或局部混浊,呈云雾状,有圆形隆起的灰白色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呈同心轮状,严重病例整个气囊壁增厚,气囊内含有灰白色、黄白色炎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肺有散在的或密集的粟粒大灰白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切面有层次结构,中心为干酪坏死组织。少数在胃肠浆膜、肝脏等组织表面也可见灰白色结节和坏死灶。 四、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 取病死鸡气囊和肺脏上的结节制作压片,镜检可见交织成网状结构的有横隔菌丝和分生孢子。 2、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肺结节部病料直接接种于查氏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倒置于26℃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第3天长出白色绒毛样菌落,周边呈放射状;4~5天,菌落中央由白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至暗绿色,6天后菌落融合成一片墨绿色菌苔。 3、培养物镜检 取载物片加棉蓝染液一滴,用接种针钩取培养物置于染液中,将培养物撕成小块,切忌涂抹,以免破坏霉菌结构。然后,加盖玻片,镜检观察到分隔菌丝和分生孢子。 4、人工感染试验 取培养物用生理盐水制成孢子的悬液,每毫升含200万个孢子,取0.5毫升经胸气囊接种雏鸡4只,接种后第二天开始发病,5天全部死亡。同时设对照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5天后对照组雏鸡均健活。试验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取病料压片镜检,可见烟曲霉菌菌体;病料接种沙堡弱氏培养基,长出与自然病料培养形态相同的霉菌。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确诊该鸡群暴发的疾病为鸡烟曲霉菌病。 五、防治措施 (1)立即停喂原来饲料,彻底清除霉变饲料。 (2)隔离发病鸡,将病重鸡淘汰,消毒鸡舍、饲槽、饮水器,加强通风。 (3)用0.05%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5天;制霉菌素,按150万单位/千克拌料,连用1周;克霉唑0.01克/只雏,拌料,连用5天。为增强抵抗力和机体解毒能,促进康复,可在每100千克饮水中添加杭州新港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复B糖粉100克任其饮用。 经采取以上措施3天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发病鸡数量很快减少,症状较轻的逐渐康复,5天后整个鸡群恢复正常。 六、小结与思考 (1)此次疫情的发生主要是养鸡户疏于管理导致饲料霉变而又处理不善所致。养鸡生产中要严防垫料和饲料发霉,禁用发霉饲料喂鸡,有条件的应对育雏室进行霉菌污染程度的检测。 (2)本病在雏鸡中发生,表现出病程急、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则会给养鸡业主造成巨大损失,且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故更应重点抓好日常预防工作。 (3)本病易与支原体病、传染性支管炎等相混淆,注意鉴别,防止误诊。 (4)作为养殖专业户,应设有地势高燥、上不漏雨、下有防潮防鼠设施设备、且能通风的标准化的饲料仓库,同时应做好全价料和预混料(不包括饲料原料)保存工作,由于不少生产厂家都没有采用包埋技术生产工艺,长期储存除饲料容易霉变外,还能造成相关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类)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分解。 |
上一篇:平养肉鸡球虫病的免疫控制
下一篇:鸡传染性滑膜炎的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