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亚群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Virus-J Subgroup,简称ALV-J),是由反转录病毒 ALV-J引起的主要侵害骨髓细胞,导致骨髓细胞瘤(ML)和其它不同细胞类型恶性肿瘤为特征的禽的肿瘤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J-亚群禽白血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J-亚群禽白血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家禽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2.1 流行病学 所有品系的肉用型鸡都易感。蛋用型鸡较少发病。 病鸡或病毒携带鸡为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毒血症期的鸡。与经典的ALV相似,ALV-J主要通过种蛋(存在于蛋清及胚体中)垂直传播,也可通过与感染鸡或污染的环境接触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而导致的先天性感染的鸡常可产生对病毒的免疫耐受,雏鸡表现为持续性病毒血症,体内无抗体并向外排毒。 2.2 临床症状: 潜伏期较长,因病毒株不同、鸡群的遗传背景差异等而不同。 最早可见5周龄鸡发病,但主要发生于18~25周龄的性成熟前后鸡群。总死亡率一般为2%~8%,但有时可超过10%。 2.3 剖检病变 特征性病变是肝脏、脾脏肿大,表面有弥漫性的灰白色增生性结节。在肾脏、卵巢和睾丸也可见广泛的肿瘤组织。有时在胸骨、肋骨表面出现肿瘤结节,也可见于盆骨、髋关节、膝关节周围以及头骨和椎骨表面。在骨膜下可见白色石灰样增生的肿瘤组织。 2.4 实验室诊断 2.4.1 病原分离鉴定(附件1) 2.4.2 组织病理学诊断 在HE染色切片中,可见增生的髓细胞样肿瘤细胞,散在或形成肿瘤结节。髓细胞样瘤细胞形体较大,细胞核呈空泡状,细胞浆较多,可见嗜酸性颗粒。 2.4.3 血清学诊断 采用J-亚群禽白血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体(附件2)。 2.5 结果判定 2.5.1 符合2.1、2.2和2.3的,临床诊断为疑似J-亚群禽白血病。 2.5.2 确诊 符合结果判定2.5.1,且符合实验室诊断2.4.1或2.4.2的。 采用2.4.3,检测为阳性,表明被检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检测为阴性,表明被检鸡群未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禽类,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 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测做出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4.1 发现疑似疫情时,养殖户应立即将病禽及其同群禽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2 当疫情呈散发时,须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按照GB 16548进行)。同时,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附件3),对受威胁禽群进行观察。 4.3 当疫情呈暴发时按照以下要求处理 4.3.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指患病禽类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指疫点外延3公里范围内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3.2 处置要求 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扑杀发病禽群,并对扑杀禽和病死禽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环境和设施进行消毒;对粪便及其它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按照GB 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疫区内易感动物移动、交易。 禽类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3.3进行疫源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 4.3.4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