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仔猪水肿病的诊疗和预防

时间:2012-09-1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广东养猪业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疾病,也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潜伏期短,病程2~3天,死亡率很高,成为严重影响仔猪育成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给猪场老板造成严重损失,应引起特别重视。本文对该病的诊疗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探讨。
  1、流行特点、致病机理及诱因
  1.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2~3月龄的猪也有发生,且与猪的应激有很大关系,经常发生在应激之后的1~3天,发病率5~30%,致死率达80%以上。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多发,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
  1.2 致病机理
  一般认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可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在某些应激因素(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的诱发下,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不断繁殖,产生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逐渐在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而导致仔猪发病和死亡。
  1.3 诱发因素
  溶血性大肠杆菌是导致仔猪水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但该菌多在应激因素的诱发下才会大量繁殖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诱发因素往往是导致仔猪水肿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1)母抗因素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大肠杆菌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的时间是7-35天.所以断奶后易发病。
  (2)断奶因素 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胃肠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显著下降,产生消化生理功能障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此外,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而发生水肿。   
    (3)慢性型 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发病初期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不治者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天。
  2.2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变化不明显或不见病变;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主要剖检病变是胃壁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尤为明显,切面见肌层和粘膜之间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胃底弥漫性出血。肠系膜特别是结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切面湿润多汁。十二指肠及空肠粘膜弥漫性充血,大肠粘膜卡他性出血。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肺脏隆膨,肺胸膜下有散在的出血灶,肝脏稍有肿大,色泽变黄,有时可见其表面有不规则的灰白色病灶。脾脏稍肿大,有时可见脑膜水肿,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其它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同时要注意鉴别诊断。
  3.1 细菌学检查
  (1)直接镜检 取病死猪肝、脾和淋巴结抹片染色镜检,可见少量散在、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细菌分离培养 从小肠内容物和肠系膜淋巴结采集样本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可见灰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稍隆起的小菌落;在鲜血培养基上有溶血现象。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平直、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3.2 鉴别诊断
  (1)临床出现神经症状时,应注意与猪链球菌病相区别。仔猪水肿病主要是营养良好的仔猪易发生,以断乳后1~3周多发以及眼睑等部位水肿,而猪链球菌病则无眼睑等部位水肿和不分仔猪体况、周龄均可发生。
  (2)剖解有广泛充血或出血病变时应注意与猪瘟、猪丹毒相区别。水肿病一般多发于断奶后的仔猪,体温不升高,而猪瘟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只,丹毒多见于架子猪,并导致体温明显升高,猪瘟和丹毒都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故不难区别。本病可从小肠前段分离出大量溶血性大肠杆菌,而血液和实质器官一般无菌;猪丹毒可从血液和实质器官中分离出丹毒杆菌。

上一篇:夏末秋初猪乙脑的防治

下一篇:秋冬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一)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