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行业资讯 > 文章

沉痛悼念我国动物病毒及免疫学家沈荣显院士

时间:2012-07-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动物病毒及免疫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沈荣显,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30日凌晨3时35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9岁。沈荣显院士遗体告别仪式4日上午在哈尔滨天河园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沈荣显院士病逝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敬送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以及朱镕基、吴官正等也以不同形式对沈荣显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7月3日晚,省委书记吉炳轩专程来到沈荣显院士的家中看望了家属,并在院士的遗像前鞠躬、敬献鲜花,表示深切的哀悼。
  吉炳轩和沈荣显院士的家属围坐在一起,首先转达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悼念,并代表省委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吉炳轩高度赞扬沈荣显院士为家畜病毒性传染病与免疫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对沈荣显院士的儿子说,你父亲对国家的贡献很大,特别是在医学方面,我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强大的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使命感,感受到了勇于攻坚克难严谨的科学作风,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好好学习的。吉炳轩说,正是因为有很多像沈荣显院士这样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科研成果才给人类、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才使得我国在动物防疫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得知沈荣显院士的孙子媳妇十几年跟随沈荣显院士一起搞研究,现在仍继续从事着爷爷的科研工作时,吉炳轩语重心长地说,科研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现在有很多难关需要一步一步攻克,像沈荣显院士这样的科学家,一步一个脚印、几十年不知疲倦地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为人类做出了贡献。你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好好地继承下去,要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吉炳轩要求,要把沈荣显院士最后的人生路送好,这对他本人是一个告慰,对家属是一个安慰,对社会上所有人是一个激励,激励后来者都像他一样勤奋地攻克科研难关,为我国兽医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希望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要认真总结沈荣显院士的学术成果,将其发扬光大,并开展向沈荣显院士学习的活动。
  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韩长赋、周济、旭日干、余欣荣、李家洋、高鸿宾、翟虎渠、薛亮、于康震、刘旭;省领导王宪魁、杜家毫、刘国中、徐泽洲、林铎、杨东奇、程幼东、孙尧、吕维峰、张建星等发来唁电、唁函或看望家属、敬送花圈,以各种方式对其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鲜花欲泪,百叶垂思,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内一排排系着挽联的花圈依墙而立。上午9时,来自包括全国各地的沈荣显院士的亲朋好友600余名齐聚,沉痛悼念故人辞世,送别惜日恩师、同事、学友、朋友。
  低回的哀乐响起,默哀中人们忆起沈老生前走过的一个个坚实脚印:沈荣显1923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1944年毕业于奉天农学院(今沈阳农业大学)兽医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显院士从事家畜病毒性传染病与免疫学研究60多年,曾先后参加培育成功了牛瘟、羊痘、猪瘟等疫苗。20世纪60年代后,在他的主持下研制成功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在学术上突破了慢病毒不能免疫的理论。2001年,在“20世纪我国工程科技最伟大成就”评选活动中,畜禽水产养殖技术的疾病防治方面评选出的四大成就,其中有3项是在沈荣显院士主持或参与下完成的。曾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中国专利金奖,2002年黑龙江省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世界的目光曾多次聚焦到沈荣显身上:他发表的《关于马传贫的研究进展》的论文,引起美国十多家媒体盛赞,称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科学创举。1990年,美国《纽约时报》以大篇幅报道:“中国马传贫疫苗的研制成功,给艾滋病预防带来希望。”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项目组明确提出加强艾滋病减毒疫苗的研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中国马传贫减毒疫苗的研究过程中,大多得到了解决。
  在沈荣显的促动下,哈兽研所先后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性病与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联合开展了通过探索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保护机理来指导艾滋病疫苗设计。沈荣显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为艾滋病疫苗研究开个好头。”
  低回的哀乐响起,多少人泪光闪烁,多少人追思如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相文华难掩悲痛。“恩师曾说过,我们国家兽医事业任重道远,很多疫病没有完全克服掉,一些新病还在不断出现,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事业,保持严谨的科研作风。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马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争取为国家再增添一项马的疫苗。导师的离世,作为他学生和兽医界的研究人员,我们要化悲痛为动力,在导师精神的激励下,继承他的遗志,把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畜牧业发展好。”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大动物研究室副主任王晓钧博士说:“我师从沈老时,他已年近八旬,但依然坚持每天到实验室指导学生。沈老一生甘于平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课题上。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想着怎样做好科研、研究思路、整理结果,开拓未来研究方向。沈老的敬业精神,始终鞭策着我们。” 

上一篇:通威股份科研项目再获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篇:上半年畜产品供应充足产销两旺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