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厂县质监局以国家级牛羊饲养和屠宰加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平台,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大厂肥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使“大厂肥牛”这一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农业标准化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实施,对大厂转变传统的养殖、屠宰、加工方式,提高并保证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厂县地处京津腹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畜牧产业孕育着无限生机。大厂回族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善于饲养、贩运和屠宰加工牛羊的习惯,夏垫镇早在明朝就是北方最大的牛、羊集散地。改革开放以后,由单纯的农业向畜牧养殖业转移,成就了回族自治县牛羊产业的辉煌历史。2005年,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努力下,该县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使示范区的农民掌握农业标准化的方法,学到科学先进的牛羊养殖技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伊乡优质肉牛饲养规范》、《伊乡牛肉屠宰加工规范》、《无公害波尔肉羊饲养管理规范》等7项廊坊市农业地方标准,为县内食品加工企业制订了《西式火腿》、《牛肉饼》、《灌肠类》、《酱卤肉类》等32项产品标准,分层次、多形式开展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举办各种培训120余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召开技术现场会50次,农民受培训面达85%以上。按照示范区项目的要求,对示范区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统一检验、统一品牌,对牛羊从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各环节实行一条龙作业,全面实施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2007年,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厂牛羊饲养和屠宰加工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已建成养殖小区16个,养殖大户发展到3000余户,建成万头养牛场2个、千头牛场3个、百头以上牛场156个,50只以上规模羊场90个,百头以上规模猪场450个,500只以上规模鸡场106个。示范区建设三年累计为农户增加收入1.58亿元,人均收入增加1500多元。目前,以牛羊屠宰加工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大厂的支柱产业。 2010年初,为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示范区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提升大厂县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厂县质监局围绕“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坚持走“地标兴农,品牌富农”发展道路,积极申报“大厂肥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赴国家局和省、市局标准化处咨询、请教相关问题,搜集、提炼、整理有关材料,同时,县畜牧局、科技局、商务局等单位积极帮助收集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县畜牧局还抽掉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申报材料和陈述报告的研讨及撰写,县福华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了实验室数据的比对和论证及技术标准与技术文件的起草,正是有了国家局和省市局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厂肥牛”于2010年9月8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形式审查、2010年12月29日获批准,同时,在官网上分别发布了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第98号受理公告和2010年第165号批准公告。 为了推进地标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局积极推广“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加快了专用标志的推广力度。2011年8月12日,在县质监局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下,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召开了地标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县各乡镇及规模屠宰加工企业参加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推广使用说明会。全县有7家企业提出申请使用专用标志,其中1家企业的材料已通过省局审查报国家局。 小标志创造大产值,小品牌裂变大产业。目前,全县相继建成了福华、福喜、跃华、鑫诚等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10家,建成年屠宰加工能力在万头以下的中、小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28家。针对市场需求,这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生产的13类60余种不同部位、不同食用方法的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创了全国高档牛羊肉产品的先河,特别是肥牛系列产品占据全国高档牛羊肉市场,挤占进口产品份额,畅销大江南北。福华、鑫诚等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在不断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还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他们生产的中、高档牛羊肉产品,除供应京津及各地中高档饭店、宾馆外,还远销到朝鲜、韩国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结构占领高、中、低各个档次的市场。全县年牛羊肉加工产品7%销往国际市场,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8个,年出口量1.6万吨,93%销往国内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大厂县质监局立足当地产业优势,将分散的农户以地理标志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连接到市场,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带动效应,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使地理标志产品真正成为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农民致富的“金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