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经历起起落落之后,在一片涨价声中,今年的猪肉价格有些低调。虽有所上涨,但由于成本上升,补贴减少,大批散养户正纷纷退出市场,生猪养殖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11月16日一大早,来自驻马店确山县的养殖户赵老汉,就带着自养的20多头生猪来到漯河双汇集团生猪收购点售猪。他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的价格已攀升到每公斤13元以上,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收购价格,但是经过全家的慎重考虑,还是做出了全部清空存栏的决定,并且以后也不准备再养了。这项往日里被赵老汉全家视为主要的生财之道的养殖业为何会被放弃?问起原因,赵老汉一脸无奈。 赵老汉:一袋饲料都是二百多块,(猪)卖到六块四、五,基本上够本。有风险啥东西,掌握不住价钱,赔钱!养是养好几年了,一头老母猪补助一百块钱,才补助两回。 一位在双汇集团生猪收购点从事收购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往年进入11月份,集团的收购点前会排起长龙,前来售猪的农户要排上半天的队才能进门,今年却显得门可罗雀。 业内人士:往年多得很,排队!俺是在底下跑着收的,(今年)少的多,没人养了,十家九家没猪了,收猪都收不来了。 看来,目前生猪存栏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谁打消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养殖户纷纷道出了自已的无奈。 散养户:(价格)这能预测出来了?说涨了很涨,说落了很落。积极性不高! 记者:能繁母猪是一头补一百块钱这个都补了没。 散养户:没有啊,从来都没有得过,畜牧局说不符合条件,不知道啥叫符合条件。 看来,生产成本的上涨、未来价格行情的不确定性、对疫情的防控能力不足、国家补贴落实的不到位等多重压力,让中小养殖户失去了养猪的信心。而与此同时,国家对大型养殖场的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强。 漯河市畜牧局副局长江孝成:对着生猪调出大县,中央财政拿出的钱奖励县区财政,县区财政对养殖场、规模养殖场进行一些补贴,另外国家法规和农业部每年有一部分标准化改扩建项目,这个还是扶持规模养殖。 在国家一系列对大型养殖场的扶持政策和市场震荡的综合作用下,在风险面前显得明显底气不足的散养户纷纷退出市场,国内养殖业正面临着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江孝成说,从长远来看,这是养殖业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必然。 江孝成:长远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向规模养殖集中。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更利于提高效益,更利于节约资源,或者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有好处的。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