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0-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和混合犁,偶有败血型。 1、鸡痘的流行新特点 小日龄雏鸡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鸡痘可以感染任何日龄的鸡群,尤其以感染育成鸡和产蛋鸡较为普遍。但近年来,30日龄以下鸡群的发病则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上曾有7日龄以内的鸡群发生本病的报道。目前,许多养鸡场和养鸡户为防范小日龄雏鸡的鸡痘流行.进行了鸡痘首免日龄提前的尝试.结果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疫苗对小日龄雏鸡的免疫效果不如人意.免疫后的雏鸡照常容易感染鸡痘;二是小日龄雏鸡免疫接种鸡痘疫苗后,疫苗不良反应严重,常导致雏鸡免疫接种后精神沉欲,食欲不振,以致生长发育迟缓,并有部分雏鸡发生较高的死亡率.严重者高达30%以上。 鸡痘发病鸡群的病程、死亡率有增高的趋势,死亡率常在20%以上。分析其原因,随着近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养殖密度的增加,舍内通风条件不畅等诱发鸡群眼型鸡痘的发病率增高。发生眼型鸡痘后的鸡群采食、饮水均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同时鸡痘本身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后患鸡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感染其他疾病。 疫苗免疫失败现象越来越普遍,据对养殖场(户)调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养殖场(户)对鸡痘的免疫途径不当。鸡痘属于黏膜免疫,只能采取刺朴或羽毛囊接种.而一部分养殖场(户)往往采取注射免疫或饮水免疫的方法进行,因而造成免疫秩序不当;二是鸡痘免疫后没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即鸡群免疫后在部分鸡的刺种部位未能产生痘斑;三是鸡痘流行的病毒发生变异。高致病性的禽痘病毒含有完整的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的基因并能激发体液免疫应答。感染这种鸡痘的鸡群易发生网状内皮增生症引起鸡群发生免疫抑制。 2、防治鸡痘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2.1预防 消灭和减少蚊蝇等吸血昆虫危害,经常消除鸡舍周围的杂草,填平臭水沟和污水池,并喷洒杀蚊剂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对鸡舍门窗、通风排气孔安装纱窗门帘,并用杀虫剂喷洒纱窗门帘,防止蚊蝇进入鸡舍,减少吸血昆虫传播鸡痘。 改善鸡群饲养环境,规模养鸡场(户)应降低饲养密度,经常保持鸡舍通风换气良好。勤打扫鸡舍,加强卫生消毒,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干燥.每批鸡出笼后应将栏舍内的垫料、粪便等杂物全面清除,彻底打扫干净,用常规消毒药剂喷洒消毒灭源,饲养用具用沸水蒸煮消毒。遇高温湿季,应加强鸡舍内的通风并且吸湿防潮.控制鸡舍地面和空气中的水分,保持鸡群日粮营养全面,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 对引进的鸡群,必须事先作好鸡痘疫苗的免疫接种,鸡群引进后要经过隔离饲养观察,证明无病后方可合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病鸡.对重症者及时淘汰,死亡和淘汰的病鸡及时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鸡舍、运动场和一切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状轻、经治疗转归的鸡群应在完全康复后两个月方可合群,同时对易感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防范鸡痘疫情扩散。 2.2实施免疫接种 鸡痘疫苗主要有三种.一是鸡痘鹌鹑化疫苗。该疫苗毒力较强,适合于20日龄以上的鸡群接种,对小日龄鸡群免疫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疫苗反应;二是鸡痘汕系弱毒苗。该疫苗毒力较弱,适合于小日龄鸡群免疫;三是“喉痘灵”(鸡痘—传喉二联基因工程苗)。该疫苗对鸡群免疫后无任何反应,适合于20日龄以上的鸡群首免。 接种鸡痘疫苗的方法主要有二种,一是刺种法,即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将疫苗稀释后.用消毒过的钢笔尖或带凹槽的特制针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三角区”翼膜刺种,刺种后4-6天,抽查鸡的接种部位是否有痘种、水疱及结痂,如80%以上的鸡有反应,即表明接种成功;二是毛囊接种法.此法适合于40日龄以内的鸡群免疫,即用消毒过的毛笔或小毛刷蘸取事先稀释好的疫苗涂擦在鸡的颈背部或腿部外侧拔去羽毛后的毛囊上,接种后4~6天,拔毛接种部位的皮肤红肿、增厚,结痂,表示接种成功.如若不发生反应,则应考虑重新接种。 鸡痘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一是鸡痘的免疫接种方法不能采用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因为鸡痘病毒不易在消化道或深层组织中增殖,所以采用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产生的免疫效果不确定,其接种方法只能采用皮下刺种。二是对鸡群接种鸡痘疫苗后,应及时对鸡群的接种部位进行接种反应观察,一般接种4-6天后在鸡的接种部位会出现皮肤红肿、水疱、增厚、结痂等接种反应.如接种部位无反应或鸡群的反应率低.必须及时重新接种。 |
上一篇:病鹅群疫病的紧急防治
下一篇:解析家禽呼肠孤病毒病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