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热应激对羊的影响 热应激可降低羊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增加饮水量,羊呼吸频率加快,直肠温度升高,出现张口呼吸、过度流涎、站立或躺卧时间延长等现象。热应激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及奶品质的影响表现为降低乳产量及乳蛋白和乳脂含量[44],对食物消化率的影响会因奶山羊品种、健康状况及泌乳阶段的不同存在差异。在生产性能方面,会降低公羊精子活力、密度,增加精子畸形率,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伤[45];降低母羊皮质醇、雌二醇和促黄体生成素等生殖激素的分泌,延长发情周期且缩短发情期时间,或出现不正常发情或乏情概率;还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提高体内循环催乳素水平,降低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甚至导致不孕症的发生[46]。热应激对羊机体代谢的影响也极为显著,如降低羊血液中甲状腺素分泌,增加皮质醇浓度,降低总血浆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增加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和谷丙转氨酶浓度等[47-49]。 1.5 热应激对兔的影响 兔的汗腺不发达,较易发生热应激综合征[50]。兔产生热应激会降低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减少日增重,从而导致肉用兔生长速度减慢,毛用兔的产毛量、毛长、产毛率下降[51];还可能引发胃肠黏膜病理损伤,导致死亡率上升。在生殖性能方面,热应激会造成公兔睾丸组织萎缩,精子活力、密度和精液品质显著降低,畸形率升高,或暂时失去生精机能[52],还会引起睾丸、附睾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性腺损伤[53];对于母兔,会造成卵细胞形态异常,卵巢和子宫活重下降,受精率、受精卵分裂速度降低,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死胎、弱胎增多;子宫和脐带的血流量减少,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母兔的泌乳量降低,会使得哺乳仔兔生长发育不良[54]。 1.6 热应激对马的影响 高温环境以及过量运动均可使马发生热应激,马只能通过鼻孔呼吸,不能通过口腔,故调节在热应激过程中尤为重要[55-56]。马的热应激症状包括快速浅呼吸,鼻孔张开,不可预测的行为和步态,体温、呼吸频率、心率会显著升高。当马超过热应激耐受性时,可能发生器官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受损或中暑[57],中暑产生的热应激还可使马出现抑郁、虚弱、拒绝工作、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直肠温度升高、嗜睡、出汗反应差和毛细血管充盈、体温反应减慢等情况[58]。急性热应激还会影响种公马和母马的生殖功能,种马阴囊温度升高,精子发生不良或配子DNA突变,睾丸激素水平下降等,母马受孕率降低[59]。马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或蒸发等物理反应和分泌应激激素、产生汗液等生理反应消散累积的体热[60],准确测量马的体温有助于在早期发现热应激并及时干预,但当前马的热应激仍缺乏标准化的评判。马热应激调控方面,可通过单独或在可能的情况下与空气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体热,但目前还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冷却方法。 综上,当畜禽处在高温环境时,均会因体内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散失而出现张口呼吸、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内脏受损、免疫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可因心力衰竭、脑组织受损而死亡。但目前热应激对畜禽影响的研究仍不系统,不同畜禽机体热应激的发病机制研究也尚未清晰。已报道的热应激对机体影响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损伤、内质网应激、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损伤、神经系统调控等方面[61-62],其中氧化应激损伤机制被更多人证实,即热应激诱导肠道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产生过多活性氧(ROS)可以导致细胞DNA损伤、蛋白质和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造成损伤[63-64]。同时,热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线粒体凋亡途径、死亡受体途径以及内质网应激途径[65]。热应激对动物的影响因环境温度、湿度、动物类型、品种、生理阶段等因素差异具有不同的症状及危害,故加强内在机理与表观特征的联合分析,更有利于提出合理的畜禽热应激调控策略。 2、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对畜禽热应激调控作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和技术提升,通过设计通风、冷却系统等畜禽舍管理技术方面的改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应激对畜禽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严重的高温天气仍会导致养殖场畜禽的生产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不排除日常管理的失误,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及温控设备使用带来的经济负担仍会阻碍相关技术的实现,故从营养调控方面来辅助管理可达到效果叠加作用,以缓解恶劣条件下畜禽养殖场的效益压力,饲粮中天然植物的添加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