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牛羊屠宰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护技术指南

日期:11-24 作者:佚名- 小 + 大

【编者按】为有效预防牛羊屠宰企业相关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保护从业人员健康,保障牛羊屠宰企业安全生产,2025年11月21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组织制定了《牛羊屠宰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护技术指南》,全文如下。

牛羊屠宰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护技术指南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牛羊屠宰企业从业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保护员工健康与生命安全,实现屠宰企业安全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一)建立健全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      

牛羊屠宰企业应制订布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明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职责,履行主体责任。应建立布病防控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排查、日常管控、防护用品保障、消毒及效果评估等,并按要求严格落实。      

(二)建立上岗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1.牛羊屠宰企业应组织屠宰技术人员和兽医卫生检验人员以及其他可能与牛羊产品接触的人员开展上岗前健康检查(含布病检查)。      

2.应建立上岗员工健康档案,切实掌握企业员工健康状况。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和布病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      

3.每日上岗前实行“体温+症状”异常报告,发现疑似患者,应及时送医;发现确诊布病的,应及时报告,调离岗位,进行治疗。      

(三)加强宣传培训      

1.新员工上岗前应完成岗前培训。      

2.牛羊屠宰企业应制定布病防控培训计划,每年定期对员工,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培训内容应包括布病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防护措施、报告流程、危害等知识。      

二、强化防护措施      

(一)环境控制     

 1.屠宰生产区应划分非清洁区和清洁区。非清洁区(待宰圈、隔离圈、急宰间、病畜无害化处理间、粪便/废物暂存间)应设置于厂区下风向、地势较低处,避免污水、污染物扩散至其他区域。      

2.屠宰车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气溶胶浓度。      

3.屠宰和分割车间所在厂区不得设置污水排放明沟。      

(二)源头把控      

1.牛羊屠宰企业进厂(场)屠宰的牛羊应附有有效的检疫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临床检查健康。      

2.牛羊临宰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待宰静养,待宰期间,应做好健康检查。      

3.牛羊屠宰企业在待宰期间或屠宰过程中发现牛羊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停止屠宰、隔离等控制措施,同时告知驻场官方兽医。      

(三)岗位风险分级      

1.高风险岗位:活畜接收、刺杀放血、剥皮、检验检疫、内脏处理、病死畜及病害畜产品无害化处理。      

2.一般风险岗位:胴体分割、冷库、包装、深加工等。     

3.牛羊屠宰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防护要求。 

上一篇: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引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