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规模化发展水平 通过建场扩群的有力举措,倒逼中小牧场进行改造升级,奶牛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甘肃省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120家,规模化程度达到81%。其中,1000头以上55家;5000头以上18家,存栏量占比36.58%。 1.3 乳制品加工情况 2024年,甘肃省域内乳制品加工企业43家,年处理鲜奶能力超150 万吨,年乳制品产量65万吨,其中液态乳占95%,奶粉、乳清、干酪素等占5%。武威伊利、兰州伊利、前进牧业、白银鑫昊、兰州庄园等“链主型”奶业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0亿元。技术取得突破,传祁甘味乳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2400吨,开发奶酪、乳清粉等60余类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庄园牧场推出浆水酸奶、百合酸奶等50余款“甘味”新品[4]。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全省乳品企业普遍采用工业4.0全自动生产线,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传统工厂降低25%;传祁甘味乳业将生产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1.4 乳制品消费 近年来,甘肃省乳制品消费市场呈现分化态势,低温鲜奶年增速超15%,奶酪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功能性酸奶(如添加膳食纤维、胶原蛋白等)精准定位女性消费群体。 品牌建设成果斐然,“庄园”“前进牧业”“燎原”等“甘味”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元生爱特”绵羊奶系列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国家级5个,省级31个),为产业质效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1.5 产业区域布局 从县域分布看,奶业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表3)。2019—2024年,全省奶业前20大县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核心产区增长尤为突出。其中,甘州区牛奶产量从2019年的1.09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9.96万吨,年均增长81.3%;凉州区从2019年的1.69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7.15万吨,年均增长59.7%;古浪县自2021年进入前10大县后,产量从2.15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2.44 万吨,年均增长79.6%。目前,全省已形成河西走廊黄金奶业优势区、中东部种养循环奶业优势区、高原牧区牦牛奶业优势区、奶绵(山)羊特色奶业优势区和乳品研发加工贸易集中区5 个优势产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上一篇:中国羊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