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下旬,国内养猪行业正经历一场“寒流”,仔猪滞销、生猪现货价、期货价及猪肉股价集体下探,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行业悲观情绪蔓延。发改委最新分析指出,短期猪价反弹动力不足,养殖端需理性应对。 “多地猪价跌破5元,仔猪有价无市”背后 据行情宝数据显示,9月25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84元/公斤(6.42元/斤),创下2024年以来的新低。从区域分布看,除海南外,全国其余省份猪价均进入“6元区间”,广西、新疆、青海等地更是早在此前就跌至5元/斤的区间,养殖户亏损幅度持续扩大。 仔猪市场同样“惨状连连”,价格持续探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月份第3周的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0.0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3.0%,同比下跌26.8%。海南仔猪价格上涨,天津、浙江、山西、重庆、山东等2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32.49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8.71元/公斤。 此外,9月24日,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主产区的规模场,7公斤仔猪指导价已降至210左右元/头,实际成交价格还可进一步协商;中小猪场的仔猪报价更是早已跌破200元/头,但即便低价,依旧面临“有价无市”的困境,市场够没动力不足,有些养殖户的存栏仔猪接近100斤仍无人问津,补栏需求几乎冰封,多数养殖企业期待“破冰”。 生猪期货市场同步承压。9月2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主力期货合约收盘报1266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0元/吨,跌幅1.48%,同样创下2025年年内新低,市场对未来猪价的预期持续悲观。 此前表现坚挺的猪肉股也未能幸免。从9月16日开始,猪肉概念指数从3125.95点一路跌至2864.74点,区间跌幅达8.36%。9月23当日,该指数以2902.13点开盘,最低探至2830.99点,最终收于2864.74点,单日下跌37.39点,跌幅1.29%,板块内29家企业股价下跌,仅4家上涨,资金出逃迹象明显。 发改委分析指出,本周生猪均价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供应端:散户出栏积极性高涨,养殖场出栏意愿也明显偏高,导致生猪供应集中增量;但下游消费端需求疲软,增量有限,供大于求的格局直接拖累猪价。对于未来走势,发改委预测,尽管后续养殖端可能出现“低价惜售”情绪,猪价跌速或有所放缓,但终端消费提振不足,猪价反弹动力有限,预计下周生猪周均价仍将环比回落,养殖预期亏损会进一步增加。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