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图谱

鸡腺肌胃炎的最新研究动态(图)

日期:08-27 作者:佚名- 小 + 大

只是,免疫抑制病与腺胃炎之间的关系相对隐晦,易被忽视。当然,腺胃炎与肌胃糜烂也是密切相关的。

当腺胃有病原体感染时,病理组织学检验可见腺胃上皮细胞肥大、淋巴细胞增生与浸润,即深部非化脓坏死性腺胃炎,伴有腺胃内表面的出血、水肿等症状。有时在剖检腺胃炎的病例中,可见到淋巴细胞廇,强毒的新城疫病毒会造成出血性的腺胃炎,对于禽流感来说,在发病的初期剖检腺胃,可见内表面有出血和发炎的症状。

腺胃炎疾病,在生产上并不十分常见,但是,在肉鸡生产中剖检腺胃时有时会发现腺胃炎。如果只是零星的病例一般不会由传染性的病毒因素引起,但是,当我们发现鸡群中有大规模的腺胃炎病例发生的时候,往往需要追查病毒性的因素造成的腺胃炎。

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是肉鸡生产成绩下降的重要因素,它会使肉鸡的体重均匀度变得很差,造成肉鸡饲料消化不良而影响生长。直到目前,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病原仍未确定,然而,以前的研究认为该病的病原是新型的以前未被确认的双 RNA 病毒 (RII/3 病毒)。

RII/3 病毒是从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感染的鸡腺胃中分离到的,经实验室传代的病毒可以复制该疾病。

图1 28日龄肉鸡腺胃炎                                                    图 2 病毒性腺胃炎

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可破坏 80%胃蛋白酶原和盐酸分泌细胞,导致鸡只饲料消化不良,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等。

3.2肌胃糜烂:

3.2.1肌胃糜烂的病原:尚未明确由哪些特定病原导致此病,最普遍的报道是与饲料中的毒素有关。然而。也有的病变出现在未吃料的 1 日龄雏鸡。肌胃糜烂的已知因素包括饲料中的生物胺,生物胺可以造成脱羧作用,破坏饲料中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会引起鸡中毒。存在于动物源性饲料中最常见的是:组胺、3-羟色胺、5-羟色胺、组氨酸、肌胃糜烂素、血液中的复合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肌胃糜烂。

3.2.1.1组胺:鱼粉中的组胺酸在几种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组胺, 组胺可以与盐酸产生细胞的受体相连接,刺激产生盐酸。这样会降低 pH 值致使肌胃表面糜烂。

3.2.1.2肌胃糜烂素:鱼粉加热过度以及储藏不当都会产生肌胃糜烂素,其毒性比组胺强 10 倍。

3.2.1.3生物活性胺:生物活性胺除能引起肌胃糜烂外,也会造成腺胃炎、腺胃腺体增生,导致鸡群生产成绩下降。

3.2.1.4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如 T2、 二醛酸蔍草镰刀菌烯酮、蛇形菌素等,可以造成肌胃糜烂(见图 3)以及口腔糜烂和肠道出血。橘霉素可以造成肌胃破裂,环匹阿尼酸可使腺胃肿胀,腺胃颈部扩张和黏膜坏死。霉菌毒素不易处理,在生产中应使用合格的饲料,同时加强对鸡群的管理。霉菌毒素造成肌胃黏膜破坏见图4。

上一篇:生猪高床节水栏舍设计技术(图)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