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早熟动物,意味着出生时仔猪相对成熟些。仔猪幽生时眼睛睁开,有运动能力,出生后就能吃奶。行为研究显示,仔猪在找到乳房和乳头之前会遇到许多麻烦,包括母猪后腿、分娩箱墙壁和同窝仔猪。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从出生开始到第一次成功吃奶,仔猪要花近30min的时间。之后,仔猪在建立乳头行为秩序时,会有很高的争斗频率。第一个出生的仔猪选择了一个乳头,后出生的仔猪经常为这个乳头向同胞挑战。乳头的争斗可影响仔猪的死亡率,特别是当争斗凶猛和持续时间较长时。 乳头争斗最强烈的是在出生后头4~6h。在这之后的2~3d内乳头固定以后仔猪也就建立了睡觉和吃奶的秩序。母猪分娩后大约每30~40min哺乳一次,每次持续20~30s。当母猪叫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如果仔猪不靠近乳房,将会错过吃奶时间。虚弱和后腿外翻的仔猪经常错过吃奶。7日龄或大的强壮的仔猪可以趁机吃两个乳头的奶。 必须能认出每头母猪可以哺育几头仔猪(母猪的养育能力)。例如一头母猪有12个等距的乳头,但没有露出它下面一排的乳头,就不能饲喂12头仔猪,当产圈的栏杆挡住靠近上面的一排乳头时,情况会变得更糟。在分娩后要定期调整产圈的栏杆以确保仔猪能够容易接近母猪上面一排乳头。 观察所有新生仔猪,找出没有吃奶规律和虚弱仔猪是非常重要的。弱小仔猪能量储存少,因此需要更多能量。许多分娩和哺乳管理体系只注重那些最好的和最强壮的猪,而每窝仔猪中15%的弱小仔猪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 有些生产者认为后面的乳头较小,较小的仔猪便于吃奶,通常把最小的猪放在后面。由于前三对乳头的产奶量多而后面乳头产奶量较少,故这种做法对发育慢的仔猪是极其不利的,可导致整窝仔猪参差不齐,断奶窝重轻,延长了猪只的正常出栏时间。 五、保暖防冻,减少应激 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5℃,如遇低温环境,体热迅速丧失,有时体温可下降4~6℃。在暖舍中,2~4h可恢复正常体温,外界气温与体温恢复呈强负相关。因此应在接产时尽量使产房保暖。可在产房设250W的红外保温灯、设置保育栏或保育箱、暖床、暖气及电热板等,从而达到保暖效果,以减少寒冷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产房中的温度情况比较特殊,母猪的最适宜温度(对采食和行为)是20℃,而新生仔猪为34℃。为照顾新生仔猪,应在分娩舍内放置保温设备及补饲栏。 六、防压防踩,减少弱小仔猪死亡 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母猪踩死或压死。 猪具有很强的群居特性和依靠声音通讯的特性。 母猪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仔猪,在行走、卧睡时不断用嘴将仔猪排出卧位,以防压住仔猪。若压到仔猪,听到仔猪叫声,便马上站起,防压动作重复一遍,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带仔母猪对于外来的侵犯,特别是陌生人或管理人员抓持小猪时,母猪会张合上下颌对侵犯者发出威吓,甚至攻击,也有的母猪以蹲坐姿势负隅顽抗,因此需小心。 仔猪是非常爱群居的动物,当其被隔离时,仔猪可发出尖叫声,离群的仔猪容易被压倒、受冻或为其他猪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猪的母性冲动随着产后经过的时间而自然减弱,仔猪亦随日龄增长而趋向独立,愈临近断乳时期,母仔关系愈趋于松弛。 七、注射铁剂 仔猪出生时体内铁的总贮存量约为50mg,每日生长约需7mg,到3周龄开始吃料前,共需200mg,而母乳中含铁量很少(每100g乳中含铁0.2mg),仔猪从母乳中每日仅能获得约1mg的铁,因此母乳远远不能满足仔猪对铁的需要。仔猪体内铁的贮量早在生后3~4日龄即被消耗完,若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故缺铁仔猪,抗病力减弱,容易感染疾病。应于仔猪出生后2日龄即给其补铁,特殊情况下,7日后可进行第二次注射。 |
上一篇:巧判猪群健康态的五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