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控制

中小型猪场消毒现状问题及技术优化建议

日期:07-29 作者:佚名- 小 + 大

在区域化精准消毒方面,产房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应选用无刺激性的过硫酸氢钾消毒剂,每批次仔猪断奶后进行“喷雾消毒+紫外线照射(持续4 h)”的组合处理;育肥舍可选用成本较低的漂白粉(1%溶液),每周对栏舍地面及料槽进行消毒。对于车辆洗消通道,可设置“6 m深喷淋隧道(过硫酸氢钾溶液)+3 m长烧碱浸泡池(2%浓度)”的双重消毒屏障;人员入口则需落实“更衣-紫外线消毒(30 min)-脚踏池(季铵盐溶液)”的三重防护措施;粪污处理区可采用“堆积发酵(添加益生菌)+表面覆盖生石灰”的组合方式,发酵周期不少于21 d,确保杀灭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

3 组合消毒技术对疫病预防的实证影响

3.1 病原杀灭效果分析

在某存栏800头的中小型猪场开展的对比试验显示,采用科学组合消毒方案后,产房内大肠杆菌菌落数从4.1×104CFU/m2降至2.7×103 CFU/m2,杀灭率达到93.4%,显著高于传统消毒方式约75%的杀灭率,这一数据表明,组合消毒技术通过不同药剂的协同作用,能更彻底地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3.2 疫病发生率与经济效益提升

对20家应用组合消毒技术的中小型猪场跟踪调查发现,这些猪场全年猪细菌性腹泻发病率从28%降至10.5%,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从32%降至14.3%,平均死淘率较实施前下降18.7%;在经济效益方面,每头猪的年均用药成本降低,某猪场在2024年猪蓝耳病流行期间,因及时调整消毒方案(日常使用过硫酸氢钾,空栏期增加甲醛熏蒸),3个月内将病原检测阳性率从18%降至4%,后续6个月未再发生大规模疫情,用药成本下降62%,充分验证了组合消毒技术在疫病应急防控中的重要价值。

4 中小型猪场消毒技术优化建议

4.1 建立标准化消毒操作体系

中小型猪场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环境消毒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不同季节的消毒频率、药剂配制标准以及消毒记录格式(包含消毒时间、区域、药剂名称及浓度、操作人员等信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能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差异导致的消毒效果不稳定问题,提升防控措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

4.2 强化人员培训与质量监督

猪场需每季度开展消毒技术专项培训,重点讲解各类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如醛类消毒剂对人体黏膜的刺激性)、配伍禁忌(酸性与碱性消毒剂不可混用)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应设立消毒质量考核机制,借助ATP荧光检测仪等工具,定期检测消毒后表面的生物负荷,对达标率低于90%的区域要求重新处理,通过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4.3 推广低成本智能化消毒设备

针对中小型猪场的成本控制需求,可推广应用性价比高的智能化消毒设备,如投入定时喷雾装置,可实现产房、保育舍的自动化消毒,避免人工操作的疏漏;便携式高温蒸汽消毒机,可针对食槽、栏杆等重点部位进行深度清洁,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的同时提升环保性。

5 结论

中小型猪场的环境消毒工作需要以“精准选择、科学组合”为核心原则,基于病原特性的消毒技术筛选与阶段性、区域化的组合应用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疫病预防效果,未来,中小型猪场应进一步结合新型环保消毒剂和物联网监控技术,推动消毒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构建更加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为猪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猪场粪污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