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环境调控 (1)温度控制:育肥猪生长后期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猪只的能量消耗,影响生长性能,夏季可通过安装水帘、风扇等设备降温;冬季则需做好猪舍保温工作,如封闭门窗、铺设垫料等。 (2)湿度调节:猪舍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为宜,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引发疾病;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猪只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免疫力,可通过通风、除湿等措施调节猪舍湿度。 (3)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可排除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合理设计猪舍通风系统,根据季节和猪只数量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时间,确保猪舍空气质量良好。 4 精准营养调控与饲喂管理的实施保障 4.1 加强养殖人员培训 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精准营养调控与饲喂管理技术的实施效果,定期组织养殖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育肥猪营养需求知识、饲料配方设计方法、智能饲喂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内容,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能够准确落实。 4.2 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 智能化饲喂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等的应用,能够实现饲料精准投喂、环境实时监测与调控,如自动饲喂系统可根据猪只体重、生长阶段等信息,精确控制饲料投喂量;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并自动调节环境参数,为育肥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4.3 建立科学的养殖档案 详细记录育肥猪的品种、体重、采食量、生长速度、疾病发生情况等信息,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通过对养殖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营养调控和饲喂管理方案,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5 结语 育肥猪生长后期的精准营养调控与饲喂管理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的关键环节,在未来的养殖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精准营养调控与饲喂管理技术,推动我国养猪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
上一篇: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四大要点
下一篇:夏季猪场的蚊蝇危害及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