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微量元素在猪生产中的5个关键真相

日期:07-20 作者:佚名- 小 + 大

微量元素对猪的健康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影响着从肠道菌群到繁殖性能的各个方面。以下5个关键见解可能会重塑我们对猪生产中微量元素的看法。

1 铁的研究和讨论远远不够

通常认为,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注射一次铁剂即可满足其生理需求。然而,研究表明,有机铁源的生物利用率比传统的硫酸亚铁高出125%至185%。这意味着更多的铁被有效吸收,更少的铁残留在肠腔中(最终排入粪便),从而减少了金属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铁的摄入量及其来源会显著影响肠道健康。过量、未被吸收的铁会干扰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如大肠杆菌等依赖铁的有害菌生长,同时抑制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进而增加断奶后仔猪腹泻的风险。此外,鼠伤寒沙门氏菌也能利用铁,加剧肠道炎症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原料本身也能显著贡献铁的摄入量,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例如,作为全球主要蛋白原料之一的豆粕,其铁含量为128至200 ppm,生物利用率约为38%。以含30%豆粕、目标铁添加量为100 ppm的饲粮为例,若不考虑豆粕中铁的天然含量,实际铁水平可能会高出至少15%。此外,其他常见原料如氧化锌(ZnO)以及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也会增加日粮中的铁含量,但这些往往未被列入日粮配方的铁含量统计中。

NRC(2012)建议保育猪的铁需要量为100ppm,母猪的为80ppm ,然而:

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猪日粮中的铁含量是NRC(2012)推荐量的1.1–1.4倍;

NRC(2012)的大多数参考文献已有50多年历史;

种猪需要量仍不明确;

11-15磅(5-7kg)仔猪的铁需求量是基于0.6和14磅/天(0.3和6.4kg/天)的数据得出来的。

铁的来源和水平很重要——迫切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2 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繁殖、健康和消化问题

当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中使用无机微量元素时,维生素A、K和B6的稳定性会受到显著影响,每月可能损失多达10%。这种损失虽不像严重缺乏那样会立刻引发明显疾病,但其“隐性流失”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削弱母猪的繁殖性能,干扰血液凝固功能(在回肠炎或痢疾等应激状态下尤为关键),并降低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

相比之下,有机微量元素对维生素具有更好的稳定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在含有有机微量元素的预混料中,维生素的降解速率明显降低。与未添加微量元素的维生素预混料相比,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显著提升维生素的保留率,从而有效延长预混料的营养稳定期。这种营养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日粮的整体营养价值,也进一步改善了猪群的生产表现与健康水平。

3 有机微量元素的使用明显增加

过去十年间,有机微量元素在猪用日粮中的使用明显增加(见图1)。根据两项由堪萨斯州立大学分别于2016年和2023年主导的行业调查结果——分别由Josh Flohr博士(蓝色)和Jamil Faccin博士(粉色)领导——可以看出生长猪和种猪日粮中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唯一的例外是硒,其有机形式的使用率本已处于较高水平。

具体来看,铜、锰和锌等有机微量元素的平均使用量较前一次调查增长了约11%。尽管两项调查均在美国进行,且无法确认是否为相同的生产者参与,但2023年的调查样本数量约为2016年的两倍,具备更广泛的代表性。

上一篇:小麦次粉在畜禽生长中的作用

下一篇:能量饲料替代玉米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