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篇

关税大战下,中国养猪业的“逆袭秘籍”

日期:04-24 作者:豆包- 小 + 大

一、关税战引担忧,养猪业真会 “受伤”?

近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场激烈的关税大战正在上演。中国凭借强大实力展开强势反制,此举措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不少人暗自担忧:国内养猪业是否会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遭受冲击并受到严重影响?毕竟,养猪业与国际贸易联系紧密,饲料原料、种猪引进、猪肉进出口等环节,均可能因关税变动而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国际贸易中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在国内产业中引发较大波动。养猪业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其稳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饲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养殖成本;种猪引进受阻,或许会对品种改良产生阻碍;猪肉进出口的变化,也可能冲击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接下来,本文将运用一系列关键数据,揭示关税大战背景下中国养猪业的真实状况,探讨这些担忧是否必要。

二、数据揭秘:养猪业关键环节的 “国际风云”

1、大豆和玉米:进口版图大洗牌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且主要依赖美国。然而,海关总署的数据呈现出不同的事实。2024 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粮食 15753 万吨,同比减少 2.3%。在大豆进口方面,巴西是中国的 “头号伙伴”。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7464.7 万吨,占大豆进口总量的 71% !而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总量为 2213.4 万吨,占比仅 21%。近 2 年,美国粮食在中国进口份额,从 2020 - 2022 年的 30% - 35%,急剧下降到 20% - 21%;大豆占比也从 30% 左右,一路跌到 21% - 24%,市场份额缩水明显。

再看玉米。2024 年,中国全年累计自美进口玉米 207.4 万吨,与去年的 714.7 万吨相比,减少了 71%,处于同期四年进口新低,占全年中国玉米进口总量的 15.2%,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2021 - 2022 年,自美进口玉米占比还在 7 成左右,近 2 年则直接跌到 26% 和 15%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在我国市场迅速崛起。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 646.6 万吨,占中国玉米进口总量的 47.4%。从整体粮食进口来看,2024 年中国自巴西进口粮食总量 8111.3 万吨,占中国粮食进口总量比例 51.5%,连续两年占比超过 50%,巴西稳稳占据中国最大的大豆和玉米进口来源国地位。

这种进口版图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反复无常,企图通过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却适得其反,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让人。而巴西抓住机遇,不断扩大产能,优化出口策略。其大豆不仅产量高,而且蛋白含量(平均 47%)与含油量略优于美豆,更适配中国饲料加工需求,加上相对优惠的价格和稳定的供应,自然赢得了中国市场的青睐 。这也深刻表明,在国际贸易中,多元化的进口渠道至关重要。不能把 “鸡蛋” 放在一个篮子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避免被他国 “卡脖子”。就如在这场关税大战中,即便美国在大豆、玉米贸易上设置障碍,中国也能依靠巴西等其他进口渠道,保证饲料原料的稳定供应,养猪业的根基不会被动摇。

2、种猪进口: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种猪进口方面,有人担心贸易战会影响从美国进口种猪,进而对国内养猪业造成冲击。但实际数据显示这种担心并无必要。2024 年,中国种猪进口一共才 3769 头,按照行业媒体统计,美系种猪占比 34%,算下来从美国进口的种猪也就 1200 多头。这一数量,与国内庞大的种猪养殖基数相比,占比极小。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种猪繁育技术上持续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史记生物、广西扬翔、福建永诚、加大等都是行业内优秀的育种公司,另外像牧原、温氏这样的大型养殖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育种公司和完善的育种体系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些企业自主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以蓝思猪配套系为例,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李奎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国内优势单位,历经 14 年科研攻关培育而成。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测定,蓝思猪配套系商品猪料重比、达 100kg 日龄、胴体瘦肉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均较引进原种有显著提高,并且抗病性能显著提升,肉质风味优良,有望替代杜洛克、长白、大白等现有进口种猪品种,成为主流的商业化猪品种。

上一篇:养猪微利时代,猪企凭何突围?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