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图谱

哺乳仔猪梭菌性腹泻的防控(图)

日期:04-21 作者:佚名- 小 + 大

仔猪亚急性-慢性坏死性肠炎(NE)的典型临床和病理表现。

A、B.同一头3周龄仔猪,严重消瘦(A)和脱水(B)的外观。

C.1周龄仔猪亚急性病例的典型肉眼病变--小肠节段性出血(但程度不如急性病例)和纤维蛋白渗出(浅红色至黄色)。

D. 亚急性病例的粘膜--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坏死的粘膜。

E.慢性病例的粘膜--由于深部坏死和炎症反应,整个粘膜呈现黄色。

3 诊断

肠道内容物和黏膜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PCR毒素检测、ELISA检测肠内容物或粪便中的CPB(编码β毒素)等可以诊断梭菌病。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数据(低日龄哺乳仔猪腹泻)、临床症状(腹泻、出血)以及特征性的剖检病变(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和病理变化及药物治疗有效性等,可以推定诊断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但需要考虑排除是否有其他导致腹泻的病因,比如: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对于梭菌诊断存在疑惑的,可以联系维特康检测实验室(电话:13044227741,孙悦),我们可以进行梭菌的分离培养、药敏试验、PCR毒素检测等,并结合博维特技术咨询顾问的丰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诊断。

4 治疗和预防

➣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母猪分娩后导致仔猪感染的主要来源是产床环境和母猪粪便中的病原。尽管产气荚膜梭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但是存在于母猪粪便中少量的产气荚膜梭菌经口进入新生仔猪肠道后,由于仔猪肠道菌群未发育成熟,产气荚膜梭菌可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菌群,造成仔猪腹泻。因此,切断产气英膜梭菌的传播路径非常重要。切断传播途径的常用措施是:批次化生产、环控控制及围产期的药物保健等。

➣ 抗生素治疗与预防

有研究报道在母猪分娩前和哺乳期使用具有抗梭菌活性的抗生素,比如:林可霉素、泰乐菌素、头孢、阿莫西林、地美硝唑等,可以减少围产期母猪对环境的排菌。在仔猪出生时给与肌注或者灌服抗生素具有预防作用,仔猪腹泻时可以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

➣ 疫苗免疫

控制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策略之一是为母猪免疫梭菌疫苗。在妊娠后期为母猪免疫疫苗可以通过初乳将母源抗体转移给仔猪,为仔猪提供被动免疫力。试验证明:使用商业化疫苗在产前进行跟胎免疫2次(间隔3-4周)可以给仔猪提供抗体保护。但该免疫方案仅应用于后备母猪时,不能诱导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需要在配种前3-4周、配种当天、分娩前各免疫一次,从而提高初乳抗体滴度。

➣ 产房批次化管理与清洁卫生

梭菌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做好产房批次化生产,尤其是批次之间的清洗消毒工作,有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含量,降低猪群的感染压力。同时,在产房日常管理中,保持环境干燥、合适的环境温度及仔猪小环境保温等,都可降低梭菌导致的经济损失。

5 小结

梭菌是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母猪群胀气,哺乳仔猪腹泻。梭菌属于常在菌,且受环境性致病,故在临床中常见。可通过强化产房内部生物安全、后备母猪免疫与驯化、母猪群定期保健、围产期的药物保健、母猪群免疫及产房环境控制等综合性措施对梭菌进行治疗与防控,以降低梭菌造成的哺乳仔猪死亡、断奶重低等系列问题,提升猪场的综合竞争力。

上一篇:白羽肉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图)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