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路径 基于兽用抗菌药超量使用的基本事实以及用药类别、用药结构的整体分析,本研究提出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的路径如下。 1、优先减少疗效不佳、轻症疫病的过度预防用药 从生猪疫病的危害程度不同出发,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应首先淘汰疗效不佳以及轻症疫病的过度预防用药。提高兽用抗菌药的使用效率是实现减量的关键所在。对于生猪疫病预防,应优先关注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和可控性差的疫病,如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口蹄疫等,此类疫病发生不仅会减少养殖收益,也会影响养殖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而对于传染性弱、可控性强的轻症疫病,因其发病时对猪群整体威胁相对较小,及时用药即可治愈,对此类疫病进行预防用药不仅会增加兽用抗菌药超量使用的可能性,还会提高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不利于后续的治疗用药,所以对此类疫病使用兽用抗菌药预防的必要性微乎其微。具体而言,青霉素和链霉素通常用于生猪的杀菌消炎,相较于大多数生猪严重疫病,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范围内的疫病大多症状较轻,可控性强,而且经过多年使用两者的耐药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作为预防用药使用不仅效果难以保障,而且进一步加深了耐药问题,因此需减少诸如此类的兽用抗菌药使用。 2、优先减少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使用量 根据兽用抗菌药的功能差异,兽用抗菌药减量主要针对的是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抗菌类药物。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使用随意性强,养殖主体通常不考虑疫病发生与否,习惯性的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并且是长期的低剂量饲喂,严重导致兽用抗菌药超量使用,缺乏用药的科学性。这种用药方式不仅使生猪体内产生耐药细菌,降低发病时兽用抗菌药的治疗效果,而且猪肉经人食用,会使人体肠道微生物也产生耐药性,最终危害人体健康。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194号公告中提出的“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指示,已经明确显现出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的减量趋势。在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中,金霉素的使用最典型:2020年我国用于促生长的兽用抗菌药占比28.69%,仅金霉素占比高达22.66%。更为关键的是,金霉素一旦滥用会严重影响其他兽用抗菌药的疗效,因而以金霉素为代表的广谱抗菌药亟需减量,防止促生长药物的持续滥用。 3、优先减少可以中兽药替代的兽用抗菌药使用量 中兽药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和药物原理,展现出高安全性和高效性,推动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07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研发中兽药试剂,建立兽药安全评价体系;2016年《关于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支持中兽药产业发展,加大传统中兽药传承和现代中兽药创新研究,并扶持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创制。由此可见,中兽药替代是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的有效途径。中兽药不仅可以促进生猪生长,还能直接增强生猪抗病能力,抵御细菌感染。基于此,首先,中兽药可以替代金霉素、土霉素等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例如白术可以益脾健胃,提高饲料转化率;陈皮具有消食、缓解消化不良等功效,也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猪生长;其次可以替代耐药性较严重的青霉素和链霉素使用,例如黄芪多糖可以提高仔猪免疫力,也可以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在治疗仔猪细菌感染时,也可逐步使用黄芪多糖配合青霉素和链霉素使用,从而增强仔猪机体免疫力,减少细菌感染发生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