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繁育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日期:03-29 作者:梁树凯- 小 + 大

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对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的养殖方式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其为养殖场带来借鉴。
  1、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1.1 母猪错误的选择
  很多养殖场为了急于扩群或者节约成本,直接选择商品猪当做母猪来饲养,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母猪的选择有多种因素来决定,比如基因、外形、身体条件等,不能简单地把商品猪当做母猪。
  选择母猪时需要看母猪的谱系,主要是看这头母猪上面三代的特点,是否适合作为母猪使用。目前来看,有些母猪选择的杂交的母猪,这类母猪存在明显的缺点,因为杂交的猪只育肥特点较明显、生长快、体型大小不一,再者发情不规律、症状不明显、产仔少、泌乳量低。
  引进其他的养殖场淘汰的猪作为母猪,这种猪只一般存在较大问题,比如,猪只老龄化严重、体弱多病、生产力低下等,除此之外,还可能随着猪只的引进,带来新病原菌等其他潜在危害。
  在后备母猪中挑选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母猪乳头正常、分布均匀、7对以上;体型健壮、皮毛柔顺、生长较快;外阴发育良好;水门大小合适,微微下垂;纯种、性情温顺。
  1.2 饲料选择存在的问题
  和育肥猪群饲喂相同的饲料,育肥猪的饲养目的是育肥,达到目标即出栏,母猪的饲养目的即繁育下一代;育肥猪的饲料配方和母猪的饲料配方是不同的,而且育肥猪不限饲,自由采食,母猪采用少喂多次的饲喂方式;所以育肥猪和母猪饲喂相同的饲料,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会因缺乏营养而导致产后感染疾病从而影响母猪的繁育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
  有些养殖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应用本地的资源或者工业副产品自己配置饲料,而且在配置的过程中不加入高蛋白,饲料的蛋白不足,营养缺乏等。母猪每个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都很高,长期饲喂营养不足的饲料,会造成母猪缺乏营养、发育不良,从而造成母猪的繁育性能下降。
  1.3 母猪在饲养管理中的问题
  后备母猪饲养对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养应当引起重视,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后备母猪的饲养存在以下问题:1)后备母猪的饲养和育肥猪的饲养方式一样,不采用限饲的方式,母猪自由采食,导致母猪过于肥胖,影响到母猪的繁育性能;2)后备母猪和基础母猪的饲养方式一样,饲料配方的营养不足,导致母猪过于瘦弱,直接影响了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后备母猪的繁育性能。
  母猪舍内的粪污不及时清理,一些病原菌会在粪污中滋生,尤其是气温高的时候,大量的病原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繁殖。此时不但会感染母猪,病原菌也会粘在母猪的身上,母猪在哺乳时,病原菌会通过乳头部位进入仔猪体内,造成仔猪染病,也会在交配的过程中将病原体传给公猪。
  及时淘汰老弱病的母猪。对于繁殖性能下降的母猪主要是有三种:1)有繁殖能力的母猪,但是已超过母猪的使用年限,并且每年的产仔窝数和产仔数量明显下降;2)可以发情的母猪,但是多次配种不妊娠或者是长期不发情的母猪;3)不怀孕的母猪,有生殖道疾病,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以上三种母猪需及时淘汰,可显著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母猪群体结构的比例要合适,一般的养猪场母猪群体结构为:第1~2胎占母猪群的比例20%,第3~6胎占母猪群的比例75%,第6~8胎占母猪群的比例5%,这样可以保证母猪群体的高效的繁殖效率。母猪数量与公猪数量的比例应该是成正比,理论上母猪和公猪的比例是1:20,这样既不会因为公猪使用频率过高而影响公猪,也不会因精子质量而影响到母猪的繁育性能和仔猪的质量。

上一篇:我国育成肉用细毛羊新品种

下一篇:种猪批次化生产在我国的创新应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