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猪场主要的生物安全 2.1 猪场常见的外部生物安全 外部生物安全的概念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将猪场与“来自外界的危险”隔绝开。这意味着,许多针对外部生物安全的措施是设置物理屏障或禁止某些动物、人或车辆进入。 2.1.1 引种、隔离和猪精液的使用 新病原体最有可能通过引种入侵猪场。由于目前生产系统的特点,为了使生产力保持在期望的标准范围内,猪场需要引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整个繁殖群每2~2.5年就要更新一次。这些后备母猪可以是自家猪场留种,即选择一些后备母猪替换现有能繁母猪,也可以从外部购买。对于一些实行封闭管理、依靠种猪(猪精液)进行遗传改良的猪场,自家猪场留种后备母猪可能很方便,但净化猪场的流行病通常会很困难。使用自家猪场生产的猪精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其他生产系统中,为了全面控制后备母猪的管理和健康状况,最好从外部购买后备母猪。在这一情况下,猪场也会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引种的频率越高,病原体入侵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种猪的更新率越高,猪群对猪场地方性病原体免疫力的维持就越困难;最后,引种后对猪精液的需求必然增加,如果从外部购买,也有引入新病原体的风险。 假设许多猪场必须从外部购买后备母猪,那么如何管理这些引进的后备母猪将是成功控制病原体侵入的关键。目前,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是批次化配种和分娩(通常每周或每3周一次)。理想情况下,该生产方式需要引进的后备母猪具有相同周期的分娩批次(每周或每3周)。在这些生产系统中,第一道生物安全屏障是为后备母猪的来源制定一份健康清单。该清单必须根据风险对疾病进行分类,并说明应进行哪些检测。对于某些病原体,只要怀疑引种猪场存在该病原体,例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阴性种群存在PRRS病毒血清阳性的后备母猪,就要放弃从该猪场引种。而对于其他病原体,在特定情况下这是可以接受的,例如猪细小病毒,因为接种疫苗可取得非常有效的预防效果。设计合理、管理完善的隔离场是减少外部病原体入侵非常有效的措施。 隔离场要设计合理,避免引种带来的病原体扩散。因此,必须切断隔离场与猪场之间的直接连接。通常,将隔离场设在远离猪场的地方,并将隔离场当作“外部世界”来对待,即将其作为独立的猪场进行管理。此外,隔离场必须严格按照“全进全出”制进行管理,以避免病原体在不同批次后备母猪之间传播。降低新批次后备母猪的引进频率,可以降低与后备母猪引进相关的病原体的侵入风险。然而,这意味着整个猪场的生产和繁殖批次管理都要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可用空间内分配种猪。每批次的群体越大,所需的空间就越大。 关于隔离场的选址,一般而言,隔离场必须距离其他猪场1 km以上。对于大多数通过空气以及啮齿动物、苍蝇等传播的病原体,这是一个安全距离。然而,据报道,猪伪狂犬病病毒、口蹄疫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2,PRRSV-2)等病毒,以及猪肺炎支原体等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如口蹄疫病毒可传播20 km,猪伪狂犬病病毒、PRRSV-2和猪肺炎支原体可传播9 km。研究证明,在高密度养殖地区,空气过滤器可以防止病原体入侵。在窗户或通风口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减少病原体的进入。 高效空气过滤器是微生物空气过滤的黄金标准,但便宜的过滤器也可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精细过滤器(欧洲规格M和F级)组合对马动脉炎病毒的过滤效率超过98.0%,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的过滤效率超过99.9%。类似的研究表明,MERV 14过滤器或多层聚丙烯过滤器经杀菌剂处理后,可以完全有效阻断PRRSV或猪肺炎支原体的进入。 其他低成本的过滤方法虽然效率低,但也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在一项空气过滤系统预防PRRSV的经济评估分析中,研究人员计算出投资回报时间为2~7年,这取决于疾病暴发频率的高低和未感染PRRSV而节省的费用。如果隔离场距离猪场足够远,两地之间传播主要是员工。病原体传播主要与携带病毒的人的衣服、工作靴、头发等有关,流感等一些疾病除外。因此,隔离非常有效。使用专用的衣服、工作靴和工具以及洗手是最起码的强制措施。在口蹄疫的传播试验中,这些措施能够阻止猪场饲养员传播病毒,但当试验物种是羊时就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淋浴是必要的措施。此外,利用充分发挥空气流通和空气压力的封闭式猪舍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体通过空气从隔离场传播的可能性。 |
下一篇: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