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13日,河北省动物疫情解析预警专家组召开了第二次专家解析预警会议,现将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一、2023年下半年动物疫情情况 (一)重大或新发动物疫情情况。全省未报告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新发动物疫病疫情,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二)其他动物疫病情况。根据全国动物疫情信息月报系统统计数据,下半年我省共报告发生63种动物疫病,总体发病率1.40%、病死率3.10%,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同比有所下降。 (三)省级专项调查情况。禽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检出率最高,鸡传染性贫血、滑液囊支原体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病原检出率环比明显下降。猪病:猪2型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病有检出,其中细小病毒在育肥猪样品中检出较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保育猪样品中检出较高,猪瘟病毒仅在仔猪样品中检出。牛羊病:奶牛场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均高于羊场;奶牛场结核病场阳性率高于肉牛场;布病、结核病混合感染场群阳性率为7.32%。 二、2024年上半年防控形势分析预警 非洲猪瘟疫情风险较高,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牛结节性皮肤病有零星散发风险。人畜共患病防控压力大,布病、结核病感染状况依然存在,炭疽、利什曼原虫病有零星散发可能。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频发,叠加畜禽价格低迷、养殖主体防疫成本压缩等因素,畜禽常见病流行情况将更复杂。 (一)非洲猪瘟。点状散发风险较高。原因:国内监测流行毒株复杂,低致病力毒株感染导致猪群带毒生产风险高;病毒已定殖,污染点多面广;猪价长期低迷,猪场管理水平、营养水平和生物安全措施打折扣,猪群抗病力普遍降低;冬春气候寒冷,消毒效果差,猪只调运往来较多,病原传播风险大。 (二)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低、整齐度差的养殖场户有零星散发可能。原因:国内监测猪口蹄疫部分流行毒株与疫苗株不匹配,疫苗保护力下降,存在一定风险,国内12月份报告1起调运猪口蹄疫疫情;免疫效果跟踪监测显示,部分猪场、羊场存在免疫保护短板;冬春季是本病高发期,易感动物易因管理不善、运输等因素应激发病。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春季候鸟迁徙沿线家禽尤其是散养禽有零星散发可能。原因:全球禽流感处于高发期,国内12月份通报1起野鸟疫情;国家参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监测结果提示有的H5亚型分离株与疫苗株有少量差异,有的H7亚型流行株可突破疫苗株保护。 (四)小反刍兽疫。免疫不到位羊群中可能有零星散发病例。 (五)布病。个体感染阳性率、群体阳性率仍处于高位。原因:防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家畜流产物处置不规范,污染场地消毒不到位;羊群免疫措施不规范,免疫效果差;阳性扑杀补偿标准低,养殖场户对阳性畜处置积极性不高。 (六)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群体阳性率均较高。原因:防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自检普检不到位,阳性畜发现不及时;扑杀阳性畜补偿标准低。 (七)炭疽。在老疫区有零星散发的可能。 (八)其他重点疫病。猪瘟、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总体较好,不会发生区域性流行疫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类NADC30、类NADC34毒株及其重组毒株流行为主,以猪场层面的流行和持续发生为主。 (九)关注病种。牛结节性皮肤病在肉牛场有零星散发风险。利什曼原虫病在我省有沿太行山脉扩散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