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吡喹酮以粉剂形态进行使用,人的治疗使用过程非常顺利,但是在家畜治疗时却遇到了麻烦。”王庭林说,在给牛喂药时,粉剂容易倾洒出来,牛的吞服效果也很差,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早期药物生产技术原因,使用吡喹酮治疗可能会出现腹泻、胀气、过敏反应等情况,严重甚至出现死亡,因此部分养殖户不愿意给牛使用吡喹酮药物治疗。 “虽然牛得病后长得慢,但至少还是活着的,不管是干活还是售卖都不受太大影响。但如果因为治疗出现过敏反应从而造成牛死亡,养殖户是不愿意冒这个险的。”王庭林解释道。 但是,患病家畜,特别是病牛,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而且家畜和人血吸虫病感染率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想防控血吸虫病,提高染病家畜的治疗率是重中之重。为保障家畜血防工作有效落实推进,1991年,江西省专门设立家畜血防站,进一步强化血防力量。 为提升家畜血防效果,血防工作人员开始了各种试验。粉剂吞服效果差,那就制成片剂;有副作用,那就用中西医结合减轻副作用;草洲上放牧的牛喂药困难,那就自己研究设计户外保定架。小小血吸虫逼得人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如今,经过数十年的研发优化,使用正常剂量的吡喹酮治疗家畜血吸虫病,绝大多数受治疗家畜反应轻微,无须特殊处理即可恢复,养殖户们也都积极配合喂药治疗。现在,为加大血吸虫病防治力度,控制畜源性传染源,江西省农业血防部门在血吸虫病重点疫区,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对易感家畜投药进行预防性治疗,最大程度保障血防工作成果。 “综防”模式推广全国 经过灭螺和药物治疗,血吸虫病已经从曾经的“闻虫色变”变成现在的鲜有人知,但这并不意味着血防工作可以放松。相反的,只要有血吸虫存在、传播链没有完全阻断,血防工作就要一直进行下去。 60多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江西的血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效。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并探索出了一条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由于鄱阳湖周边有茂密的草洲,周边地区的农民素来有养牛的传统,草洲放牧虽然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但这种养殖方式却让血吸虫病更加肆虐。 为切断血吸虫传染源,2011年以来,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开展传染源控制示范区和推广区建设,全面推进淘汰牛羊、以机代牛,实行封洲禁牧,净化有螺洲滩。截至目前,在90个乡镇设立了封洲禁牧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禁止牛羊等家畜到有螺草洲放牧,禁牧区连续多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2021年,江西省建立了鄱阳湖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平台,该平台集电网监控摄像头、监管仪、无人机和4G(5G)电子围栏系统等多项新技术于一体,在国内率先大面积实现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可视化、定位快速精准化、取证便捷化和指挥调度视频化等多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同步监管禁牧,有力促进和保障了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达标进程。 “虽然封洲禁牧,但不代表老百姓不能养殖了,我们支持养殖户进行牛羊圈养和家禽、水产替代养殖。”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谌兵介绍,圈养极大降低了牛羊的感染风险,同时圈养还方便进行粪污收集统一无害化处理,对切断传播链有重要作用。此外,鸭、鹅、鱼等非易感动物进行替代养殖不仅能提升农民经济效益,还能达到灭螺的效果。 实践证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符合现今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该模式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血防工作会上被确立为新的血防策略,江西经验从此在全国推广。 如今,江西省血吸虫病急感人数降为零,耕牛感染率、病牛头数由最高年份的27%、10万余头均下降至如今的零。江西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了到2030年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的新征程。 |
下一篇:环环相扣 筑牢防控屏障 ——内蒙古包头市布鲁氏菌病防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