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分别为44 922.42、45 256.00万头,而猪肉产量分别为5 295.93、5 541.00万t,可以看出我国是猪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且随着畜牧养殖业不断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户开始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小区,这样可以实现对生猪的统一管理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猪养殖小区的规划布局、圈舍环境控制、日常管理、饲料营养等均会对生猪的生长以及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充分了解标准化猪养殖小区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在介绍了养殖小区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标准化猪养殖小区建设的要点,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养殖小区优势 养殖小区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的养殖业产业链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在一定区域内构建聚集性的养猪产业。简单来说,养殖小区就是配置了种猪场、育肥区、饲料厂、屠宰场以及加工厂等产业的一条龙产业链模式。此种模式下进行养猪,具有以下优势:其一是可以形成区域内较为聚集的多个种猪繁育场以及商品猪育肥场,从而实现生产单元的聚集、优质猪种的聚集;其二是形成了区域内各种专业人才的聚集,包括生产管理人才、营养配方师、执业兽医、育种专家等养猪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其三是形成了生猪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聚集,包括种猪场、饲料厂、加工厂、服务性公司等,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养殖效益。 2、建设中常见问题 建设养猪小区被广大养殖户逐渐接受,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充分了解、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解决。 2.1 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是建设养猪小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散养户来说,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会有一些政策性的小额信贷,这样就能及时地解决其遇到的资金链问题,但是由于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小区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次性资金的投入,而小额信贷对此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建设养殖小区时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 2.2 用地问题 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占地面积较大,且目前属于非农业用地。在目前现有的土地政策下,大多数养殖小区是租赁场地进行建设,这样就会面对根据每年收益确定租金的问题,导致养殖小区产生的利益被土地所有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 2.3 水电问题 对于畜牧业来说,水电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没有配备完善的水电设施,那么养殖小区的各项工作就很难推进,尤其是炎热的夏季需要更多的水供猪只进行饮用,更要稳定的电源开启降温装置。此外,养殖小区需要的水量、电量极大,若按照工业用电的标准则会产生高昂的费用。 3、标准化猪养殖小区建设要点 3.1 科学合理选址是前提 科学选址是建设标准化猪养殖小区的前提,对于后期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首先,要在允许饲养的区域内进行建设,避免选址在禁养区;然后确定地形地势,一般选择地势平缓、阳光充足、距离主要交通道路和居民区的距离符合防疫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供电,且有充足的土地面积建设养殖小区并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地区。养殖场和养殖场之间距离1 km以上,屠宰场、加工厂距离养殖场2 km以上;标准化的猪养殖小区总面积要在6 667 m2以上,有效使用面积大于1 500 m2,所养殖的生猪数量大于1 000头。 3.2 合理布局很重要 养殖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因此一定要有合理的布局,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为生猪提供一个干净、清洁的环境。首先,要对养殖小区进行合理分区,主要包括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以及无害化处理区,各分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养殖小区的进出口以及进入生产区的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供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一般无害化处理区位于主要风向的下风口,便于小区的疫病防控和绿色处理。然后建设好猪只生存的圈舍,通常情况下圈舍采用砖混结构,以单排半开放式为主,每间圈舍的大小为3.6 m、高度为1 m、屋脊高度为3.8~4.2 m、屋檐高度为2.8~3.0 m,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面一般使用水泥地面,倾斜度为2~3°,为了保证猪只的安全,一定要避免尖锐突起的铁丝、铁钉等物体。最后,每栋圈舍都要设置单独的、深度为0.3~0.5 m的除粪口,并与沉淀池连接;还要设置专门的食槽和饮水槽,育肥猪舍应设置高低(与地面距离分别为50~55 cm、35~40 cm)两种水槽。 |
上一篇:2023年上半年生猪产业大事记
下一篇:养猪业前景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