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上海市某规模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日期:10-25 作者:夏炉明,龚国华- 小 + 大

红区对应第一级生物安全级别区,指猪场外部不可控区域。周边距离猪场 3~10km 的区域,是猪场人流、物流、车流和猪流的必经区域,为生物安全缓冲区,包括人员隔离点、车辆洗消中心、物资贮存配送中心等。

橙区对应第二级生物安全级别区,指猪场围墙至外部可控区城,包括环保处理区(粪污池、污水处理系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区)、出猪台、饲料厂、兽医检测实验室。

黄区对应第三级生物安全级别区,指猪场围 墙内部至猪舍外部区域,包括门卫区、生活区和仓 储区,设置有人员进场淋浴场所、物资进入熏蒸消毒通道、各类物资存储间、员工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娱乐区城、洗衣房和运动场等场所和设施。

绿区对应第四级生物安全级别区,为生猪日 常饲养管理、猪只转移连廊、饲养人员休息就餐、 药械物资及维修用品消毒存贮等所涉及到的全部区域,包括公猪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隔离舍、物料间、清洗间等生产区域。

将生物安全级别高的区域定义为相对净区,生物安全级别低的区域为相对污区。在猪场的生物安全金字塔中,公猪舍、分娩舍、配怀舍、保育舍、育肥舍和出猪台的生物安全等级依次降低。净区、污区有明确的分界线,标识清晰,严禁逆向流动、净污交叉。猪只和人员只能从生物安全级别高的地方到生物安全级别低的地方单向流动。同时,实施净区和污区的动态管理,经过消毒处理的环境区域为净区,生猪直接饲养区域和未经消毒处理的环境区域为污区。生产单元及辅助单元的净区、污区交 叉处,以及不同生物安全防疫圈的交叉处,设立消毒设施设备,发生“人流、物流、车流、猪流”交叉时,立即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2.4 强化生物安全制度建设,抓好关键点操作流程

根据 ASFV 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猪场生物安全关键控制点控制原则和程序,编制涵盖人员管理、车辆运输管理、投入品管理、引种管理、免疫管理、猪场生产操作、防疫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隔离检疫、疫情报告、ASF 采样监测、兽医实验室操作、生物安全措施效果评估等内容的《生物安全手册》,落实关键控制点标准操作程序,形成受控文件。

2.4.1 人流管控 人员流动是 ASF 防控的关键

点,防控主要措施是隔离、清洗消毒、更换衣物以及检测,遵循从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单向流动的原 则,禁止逆向流动。外部人流(包括休假回场的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前7 d不得去其他猪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动物产品交易场等高风险场所以及ASF 高风险区(如 ASF 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提前 48 h 向猪场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近期人员活动背景审查合格后,到指定地点隔离 48 h 以上, 按规定采样,ASFV 检测为阴性后方可经门卫洗澡更衣后进入生活区,在生活区再隔离 48 h 以上, 经洗澡更衣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内部人流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各猪舍的饲养员禁止串棚;兽医、配种等技术人员进入不同猪舍要洗手换鞋,严格消毒,不得对外提供诊疗和配种等技术服务;猪场员工及其家属不得购买市场上的猪肉,由上级公司统一配送本场宰杀猪只的熟肉制品或半成品。

2.4.2 车流管控 从国内 ASF 疫情传播途径分 析,车流带来的输入型风险最大,车流管控关键措施为冲洗消毒、烘干、检测。车辆类型分为外部和 内部两大类,外部车辆必须是经过政府备案有资质的运输车辆,停放在生物安全橙色区域之外,只有 经过至少 2 次冲洗、消毒和烘干后才能靠近出猪台或物资贮存配送中心。内部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进行“点对点”运输,每次运输完成后,需 经过充分的清洗、消毒和干燥。司乘人员穿着干净、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靴,必要时穿一次性隔离服, 中途不得离开驾驶室。

2.4.3 猪流管控 猪场实施闭群育种,不从外部 引入种猪,引进精液时做好 ASF 的病原学检测,猪流管控的关键点是全进全出、清洗、消毒、干燥 和空舍、单向流动以及定期检测。在猪只转运完成后,对栏舍、赶猪通道、场内出猪台等场地清洗、消毒。不同区域由不同人员负责,禁止人员跨越区 域界线或相互交叉。猪场 ASFV 检测侧重于环境样品和病死猪样品,以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 诊断、早处置”的防控目标。此外猪舍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通风换气,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促进猪只健康生长,倡导“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

上一篇:饲料生产和运输中的物料残留及交叉污染防控

下一篇: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