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详细填写病猪治疗记录表; 4、按兽医指导用药; 5、跟踪治疗效果,使用两种治疗方案无效的立即淘汰。 六、隔离 隔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进的种猪群或其在运输途中感染的烈性传染疾病传染到本场猪群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饲养管理手段。 1、建议至少有4周的隔离时间,此时间在供求双方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调整; 2、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 3、种猪引进的第1周,要给予特殊的管理,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或多维等; 4、种猪到达2周内,应激反应强烈,应给予特别照顾,饲料中可添加预防剂量的抗生素; 5、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生产区饲养员的接触。种猪引进后的最初2周,禁止与其它猪接触; 6、隔离舍内的器械要专用; 7、按照免疫程序,对所有引进的种猪进行免疫。 七、混养 混养的目的是为了是使引进的种猪适应本场的环境,与本场种猪的抗体水平达到基本一致,使引进猪群和本场猪群的主要几种疾病的抗原和抗原谱值相当,从而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混养的过程可通过接触活猪或粪便等方式来完成。 1、粪便:在隔离期,可用生长猪、成年公猪和母猪的粪便与引进的种猪接触,一天一次,连续进行14天。如果原有猪群有猪痢疾、球虫、C型魏氏梭菌感染或猪瘟、猪丹毒、蓝耳病、口蹄疫等,不能进行病原接触。 2、猪只:与淘汰的种猪或老母猪接触,选择胎次较小的淘汰母猪。 混养从后备猪进混养舍无异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4周龄开始混养至32周龄结束;老母猪和后备猪混养比例:1:5-10头;健康后备母猪从24周龄时,将本场老龄健康断奶母猪与后备猪混养2月(期间应更换老母猪2-3次)。可使后备猪适应场内疾病水平,并产生相应抗体。 八、抗体监测 引进后第2天抽血检测猪瘟、蓝耳、伪狂犬、圆环、口蹄疫等抗体水平,如有异常应由主管兽医拿出预防或治疗方案。 九、记录 每天按时认真、准确填写猪舍内的生产报表,并按规定时间及时上交各种报表。 《猪舍温度记录表》;《猪只清单》;《猪只治疗及疫苗接种记录》;日志每天发生的情况都应该在日志中记录,此日志作为原始记录,是各类报表的基础,有许多没有在报表中反映的特殊情况都可以在日志中加以叙述,以详细记录生产,完善产品追溯系统。 |
上一篇:入秋后养猪注意做好3件事
下一篇:19条养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