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

某猪场猪蓝耳病暴发案例调查与防治

日期:09-19 作者:佚名- 小 + 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养猪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类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又称高热病、猪蓝耳病。2022年1-3月,对位于江苏盐城的某猪场一起猪蓝耳病暴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1、调查对象及方法

盐城某规模猪场。猪场存栏共14987头(其中保育猪9800头,育肥猪5187头)。

到猪场实地以现场访谈的形式来了解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防控措施,使用该猪场2022年的疫情工作月报及其相关数据。对病死猪进行剖检,若剖检可见肺间叶或者心尖叶发生实质性病变,肺脏呈褐红色花斑状、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或黏稠的黏液,心包和胸腔积液(清亮),肾出血,淋巴结水肿、出血、褐色肿大,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2、调查结果

2022年1月26日,猪群开始小范围出现食欲下降、便秘、咳嗽、气喘现象;2月3日8单元、17单元猪只陆续出现发热、耳部边缘及腹部有大块的紫色斑点现象;2月6日18单元猪只也出现发烧、腹泻、耳朵及腹部有紫色或深紫色斑点现象;2月8日猪群出现大范围发烧、气喘、腹泻,急性死亡猪只大范围暴发。2022年1-3月期间累计伤亡2530头,伤亡率16.8%。其中因猪蓝耳病暴发及后续继发感染疾病伤亡1981头,占疾病伤亡的78.2%,占总死亡的13.2%。因疾病所引起的病僵猪、无饲养价值猪只600余头,猪群经过几次药物保健,猪只随日龄增长,抵抗力上升,猪群整体情况趋于稳定。

3、分析与讨论

猪群发病前期先便秘后腹泻,下痢及发烧反复,偶有神经症状出现,发烧猪只初期皮肤发红,采食下降,嗜睡,3~5d后皮肤发黄转黄疸。病猪群主要症状为发烧、气喘、精神沉郁、流脓性鼻涕,有少部分败血症猪只,黄疸猪只基本死亡,败血症猪只耐过成病僵猪。仔猪发病阶段大概在60日龄左右,病程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不等,在发病阶段3~7d出现较大数量气喘猪只,基本都发烧,体温在40~42℃,较严重猪只腹式呼吸明显,耳朵及腹部因呼吸困难缺氧发绀,抗生素治疗不明显;多数猪只在发病后1周时间内死亡,损失较为严重。

猪场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猪群发病日期为2022年1月26日,发病初始栋舍为其中两间栋舍,2月1日开始大范围出现气喘现象,后逐渐扩散至全群。猪群主要发病原因为环境昼夜温差多变,断水断料情况的发生,致使猪群应激,加上猪群免疫力低下所继发的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所导致。

猪蓝耳病病因、症状及危害: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患病猪与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该病可以通过接触、飞沫和交配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被感染的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猪只通过接触饲料、饲槽、水槽、运输车辆、工具器械以及粪便和尿液等均可发生感染。易感猪接触病毒后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静脉以及子宫等途径发生全身感染。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较多,根据咳嗽、呼吸困难、高热等特征症状可做出初步判断。剖检可见肺间叶或者心尖叶实质性病变。猪蓝耳病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3种,不同的临床类型症状不同。

猪蓝耳病的主要危害:造成直接死亡或长期患病、带毒仔猪感染猪蓝耳病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大量死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母猪和育肥猪、保育猪后,会使其全部发病并达到60%的致死率。猪蓝耳病可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哺乳仔猪高死亡率;造成公猪交配欲弱、精少、精子活力降低。

对猪群整体免疫力造成持续破坏:PRRS是一种免疫抑制病,隐性感染的猪,会形成免疫抑制,直接影响猪场基础免疫成功率;同时PRRSV会引起并发或继发呼吸道冠状病毒、鼻支原体等多种其他病原,形成混合感染,进而降低猪群整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4、小结

猪蓝耳病作为国家一类传染性疫病,传染性非常强,发生率很高,目前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注重“防重于治”。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猪群应激、抵抗力低下时所继发的呼吸道混合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止猪只继发感染是关键。另外,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有效切断传染源,并做好临床诊断工作,及时发现隔离、治疗,防止疫病进行大规模的扩散,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减少疫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对于猪蓝耳病一定要执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策略,谨防疫情复发。

上一篇:猪咬尾(耳)症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篇:猪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感的诊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