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技术创新能力领先,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综合竞争力有保障。公司通过自 动风机,自动喂料机及自动刮粪机等设备,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养殖。大 幅降低了养殖劳力需求与成本。专业的管理团队,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有利于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当前养猪综合成本约为 8.5 元/斤,相比年初略有下降。2022 年 公司的养猪综合成本目标为 8 元/斤以下。 积极拓展配套业务,应对周期波动。公司通过横向积极发展兽药、农牧设备、 食品加工、金融投资等配套业务以及发展水禽、蛋鸡等其他养殖业,进一步完善主 业生态圈,实现各业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纵向加快推进屠宰和食品加工业, 打通畜禽产业链上下游,建立食品“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发挥全产 业链效益最大化,对冲鸡、猪行业周期波动。 受生猪业务拖累,2021 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公司 2021 年度实现收入 649.65 亿元,同比减少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134.04亿元,同比减少280.51%。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生猪行业不景气所致。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145.90 亿 元,同比减少 13.25%;归母净利润-37.63 亿元,同比减少 792.39%。 希望转债——饲料行业绝对龙头 非猪瘟加速行业洗牌,龙头地位稳固。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业内企业在提 升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在积极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这一背景下,大企业优势越来越 明显,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饲料业务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1 年公司内外销饲料销量合计达 2824 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 10%;其中禽料 1606 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 13%,位居 全国第一;猪料 995 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 8%,水产料 161 万吨,约占全国总 量的 7%,都位列全国前三;反刍料 45 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 3%,也处于全国 前列。 强化供应链管理与精细化研发,确保饲料业务利润空间。公司饲料产量位居全 国第一,产、销量行业领先,规模优势带来较强的议价能力。公司持续强化供应链 管理能力,通过集中管理全产业饲料原料采购业务和物流业务,与多家龙头企业签 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原料成本领先、高效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持续提升 科研能力,精细化研发,不断迭代推出满足养殖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品,开展原料 替代技术研究,对配方成本不断优化,扩大利润空间。 合作+自养模式。公司当前的养殖模式是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为主,一 体化自养为辅,未来随着现有自育肥场的满负荷率和自育肥人才能力的提升,今后 一体化自养的占比将稳步提升,未来将“公司+农户”和一体化自养两种模式均衡 发展的布局。 当前公司已实现仔猪自供。在种猪繁育环节上,公司现已建立起以海波尔外三 元杂交为主、PIC 五元配套系为辅的双系种猪架构。公司二元母猪生产的平均 PSY 一直保持在 24 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随着公司种猪场建设规模和布局区域的 逐步扩大与完善,以及行业周期的快速下行,公司在 2021 年上半年已经停止了外 购仔猪育肥业务,此后的仔猪都以内部自供为主。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布局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生猪出 栏量以接近千万头,规模位居行业前列。2021 年公司生猪养殖的完全成本在 18 元/KG 左右,进入 2022 年一季度,生猪养殖成本略有上升,主要源于饲料原料价 格的上涨,以及冬季疫情导致的育肥成本的上升。4 月份以来,公司成本端已有所 改善,当前成本回落至 18 元/KG 左右,公司 2022 年的目标成本为 16 元/KG。(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全产业链布局,业务协同联动。公司拥有从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到食品深 加工、下游销售渠道和品牌的完整布局,可以根据下游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公司 目前已全面覆盖了全国前 100 大火锅连锁品牌,在品牌、产品、营销等多维度与 客户建立合作,凭借从生鲜食材到预制菜、从猪肉到禽肉的丰富产品组合,为客户 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62.62 亿元,同比增长 14.97%,归母净利润95.91 亿元,同比下降 293.98%。2022Q1 由于猪价大幅下滑,公司业绩进一步 承压,2022Q1 实现营收 295.06 亿元,同比增加 0.91%,实现归母净利-28.79 亿 元,同比减少 2204.50%。 |
上一篇:任泽平:猪周期的逻辑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