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关键点:一是认清生猪需求“刚性”,二是摸清生猪供给“家底”,三是理清生猪市场“障碍”。因此,开展需求监控是前提,适度供给促进是基本,不断市场优化是保障,最终实现生猪产量与需求量相当,生猪供应基本自给,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可持续。 一、需求监控 猪肉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具有消费“刚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猪肉需求量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只有明确全社会对猪肉的需求数量,适时调整生猪生产规模,才有可能实现供求一致。因此,对猪肉的需求量进行监控是实现生猪平稳性生产供给的有效途径。实施猪肉需求监控,要把握猪肉需求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明确影响猪肉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猪肉需求调查,形成定点监测数据库,利用猪肉需求函数和模型,展开猪肉需求量科学预测。一是识别猪肉需求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我国猪肉需求呈现出的假日、季节特征和个人与单位、城镇与乡村差异,着重从猪肉价格及其它肉类价格、人口数量与结构、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及全社会收入分配情况、猪肉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电商平台等发展状况全方位、多层面形成影响指标体系。二是构建定点监测数据库。现有生猪产业相关监测体系主要关注生猪产能、市场价格等问题,未考虑消费者实际需求是否发生变化,存在“顾头不顾尾”弊端,因此参照已有养殖场、批发市场等定点监测模式,增加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监测,实时、直接、真实反映猪肉消费情况。三是测算猪肉消费变化趋势。利用定点监测收集数据和随机抽查数据,采用经济学模型科学测算和预测当前及今后1、5、10、22月的生猪需求情况,并通过不同渠道反馈给生猪养殖主体、加工企业等。 二、供给促进 实现生猪平稳性生产供给最终要依靠生猪生产环节,保障生猪生产供给能力是关键。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环节面临较多的问题,生猪产量增长不稳定,“猪周期”明显。为了实现生猪平稳性生产供给,要摸清生猪产业家底,着力筑牢和提高生猪综合产能,增强生产韧性,使生猪生产在经历波动后能迅速恢复,保证生猪增长后劲。一是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猪芯片”。搭建优质种猪繁育体系,发挥产学研优势,打破传统“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怪圈;建立联合育种机制,共享种源、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在全国分区分类建设区域共享种公猪站。打造大力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促进生猪工化饲养和养殖小区发展。二是推动生猪规模标准化养殖,提高饲养管理的科技水平。对规模化养殖进行补贴和税费减免,加大土地、金融、技术等要素支持;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动标准化养殖建设,改善养殖场绿色生产条件。三是突出生猪重大疫病防控,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形成疫病“防大于治”社会认识,把建立疫病早期监控预警机制摆在重要位置,早发现、早防治,提高应对主动性和针对性;加快推进疫病防控组织体系建设,整合各级各类疫病防控机制资源,增强分区防控与基层防疫能力;引导养殖户科学防控疫病,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和产业链其他主体参与,建立生物安全全面屏障。四是优化宏观调控手段,提高调控力度和效度。界定市场与政府界限,把效率问题更多交给市场,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法律、经济、行政政策工具包,突出解决环境、疫病、质量安全等公共问题,使有限的政府资源使用精度和效度更高;顶层设计要综合考虑政策实施的滞后性和延续性,明确政策实施的预警条件,尤其是在产业波动大起大落时,调控时机、周期往往比力度的影响深远。 三、市场优化 只有高效完善的生猪市场体系才能确保需求与供给趋于均衡,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生猪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形成生猪产业的平稳有序市场秩序。一是进一步优化生猪价格预警机制,保证市场信号质量。分类建立生猪产品价格基础数据库,扩大信息采集的样本容量,依靠必要的经济模型和软件,深度挖掘价格信息之间的潜在联系,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并报告市场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建立完善信息会商和发布机制,及时回应产业热点和突发性问题,加强宣传引导,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二是优化生猪产业供应链协调机制,维护市场秩序稳定。通过产业链整合,创新纵向协作模式,不断简化市场主体结构,减少冗余中间环节,强化环节间利益联结关系;在压实生猪稳产保供属地责任的同时,防止“一刀切”、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或国家层面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阻碍;完善生猪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强化生猪质量安全监测。三是优化生猪市场信息共享机制,较少市场交易成本。通过标准化养殖、品牌化建设,搭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可追溯体系,使生产端信息全面传递到消费端,生产者价值得到顺利实现;通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多途径多手段发布市场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使产业链上各主体对市场信息有准确的把握,并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调节自身生产。 |
下一篇:生猪养殖企业底气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