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北省蛋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岗位专家李祥龙教授 寒来暑往风雨路,初心如磐映征程。在河北省农业产业体系项目的持续资助下,从2013年至今,李祥龙教授研究团队一直从事河北省家禽遗传资源的遗传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相继开展了坝上长尾鸡保种和选育、燕山红玉肉鸡培育,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开发、集成和推广等工作,并指导和协助企业建立了坝上长尾鸡省级保种中心、现代农业创新驿站,联合省内研究机构和6家家禽育种企业,开启了针对家禽育种“卡脖子”问题的联合育种公关工作。相关工作成果获得了202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李祥龙教授被遴选为河北省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河北省是蛋鸡养殖大省,而饲养的蛋鸡品种有86%以上是国外引进品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质量、重视风味,回归自然已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时尚,对优质地方鸡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省地方品种鸡的饲养量也迅速增加。坝上长尾鸡属草原柴鸡类型,是河北省坝上地区特有的地方鸡品种,在山西天镇、阳高,内蒙古的兴和、赤峰,山东的莱阳及河北的万全、怀安等地移民带来的各地鸡品种杂交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形成的能适应坝上地区特殊环境的地方品种。坝上长尾鸡具有体质健壮、能飞善走,抗严寒,觅食力强的特点,主要以农户庭院散养、放牧为主。坝上长尾鸡肉味香浓,鸡蛋品味好、壳厚,不易破裂,耐储存,是我国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之一。 1、深山跋涉不为惧,保种是责任 坝上长尾鸡主产区在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的张北、康保、沽源三县,尚义、丰宁、围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商都一带也有分布。据2009年出版的《河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坝上长尾鸡2006年底全省存栏总数19500只。然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坝上长尾鸡种质如何,规模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蛋鸡品种资源利用与筛选岗位专家李祥龙教授心头。通过调研,李祥龙意识到坝上长尾鸡可能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保种刻不容缓。正如他对团队成员说:“无论作为一个从业者,还是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者,我们都应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将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坝上长尾鸡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否则,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基于这种使命担当,李祥龙亲自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深山产区,走乡串户进行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保种思路是先从最偏远康保县开始,逐步向人口相对密集的产区推进,在现场采集数据和血液开展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大量从农户家收集种蛋以便开展更加有效的保种研究工作。然而,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在康保行程数千里,只收集到不到200枚种蛋,测定不到几十只鸡的数据。李祥龙深感坝上长尾鸡保种工作任重而道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半的实地调查走访,行程数万公里,李祥龙团队终于在沽源县的长梁乡、平定堡镇等地发现存栏较多的长尾鸡群。彻底摸清了坝上长尾鸡分布和存量,并且发现深山里的坝上长尾鸡几乎没有受到外来品种的杂化影响。2013年,李祥龙团队收到种蛋几千枚,然而由于很多鸡蛋在老百姓家放置太久,孵化率不到40%,而孵出小鸡也因基地条件简陋所剩无几,为保护住这些宝贵的种蛋,2013年春节,团队成员义无反顾地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吃住在鸡场,全身心投入到保种工作中,到2014年底,坝上长尾鸡存栏发展3000羽,接近150多个家系,基本达到了保种的家系需求。 2、多方联合科学保种 传承是使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如何才能实现对坝上长尾鸡的科学保护?怎样适应现代养鸡业的发展需求将对坝上长尾鸡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这是李祥龙教授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在保种问题上,我们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李英、河北农业大学臧素敏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禽病专家李佩国教授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制定了坝上长尾鸡科学保种、开发利用和疾病净化等系统性保护利用框架。课题组与李佩国教授疾病团队紧密合作从资源群开始开展鸡白痢、白血病等净化工作。为了将来的推广和研究,我们还安排研究生对坝上长尾鸡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产蛋性能指标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发表数十篇相关研究论文,制定或修订数个相关技术规程或标准。”李祥龙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