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羊舍设计和养殖密度 部分养殖户为了节约羊舍成本,育肥羊的饲养密度过高。饲养密度过高会造成地面潮湿,羊群增重差,毛色粗糙,抵抗力低,易诱发传染病、寄生虫感染及异食癖等。育肥羊舍建筑要因陋就简,可建成棚舍。北方一般为南北走向,两边为运动场。夏天防暑和冬天防风,大规模羊场建议饲喂TMR日粮。育肥羊饲养密度要适宜,无运动场羊舍面积为2m2/只;有运动场的羊舍面积为1m2/只,运动场面积为1.5m2/只。 3.5育肥期肉羊饲料营养问题 3.5.1饲料配方不合理及相关疾病 由于没有饲养标准,饲料配比不科学,能量蛋白不平衡。有的羊场把牛羊浓缩料当添加剂使用,个别场甚至用猪和肉鸡饲料喂羊,造成育肥羊营养失衡(出现黄膘肉、尿结石、异食癖等)。部分羊场使用全精料喂羊,羊只没有饱腹感、瘤胃发酵异常,造成严重异食癖,啃食泥土和栏杆。郭博士指出,反刍动物瘤胃消化物分为三层,分别为气体层、固体层和液体层。全部饲喂精料,无法形成固体层,导致瘤胃发酵异常。短时间内全部或饲喂高水平精料,对肉羊没有影响,但超过2-3个月则会出现问题。 1)亚临床性瘤胃酸中毒。肉羊采食大量易发酵淀粉谷物后,瘤胃内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引起瘤胃pH、微生物活性降低,即瘤胃酸中毒。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亚临床表现为:①不愿走动,喜卧,立起后随即又摔倒在地;②气喘,呼吸急促,心跳加速;③反刍减少或停止,腹泻、腹胀,呼气有酸臭味,目光呆滞;④大部分羊出现口渴,饮水增加,但是尿少或无尿。 郭博士指出,羊对精料的耐受性(发生瘤胃酸中毒的概率)依个体而异,且差异明显。对牛进食后6小时内瘤胃pH监测发现,正常进食后瘤胃pH在6.3以上,当低于5.8时即可能出现酸中毒(低于6.0时,纤维不再消化)。组织切片发现,瘤胃酸中毒的牛瘤胃上皮乳头消失(吸收VFA功能下降,导致酸中毒)。 2)瘤胃鼓气。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露水草、带霜水的青绿饲料、开花前的苜蓿、马玲薯叶、霉变青贮饲料等,或瘤胃收缩力减弱导致的瘤胃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网胃急剧膨胀。临床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反刍、喛气障碍和腹围急剧增大,突然死亡。 郭博士总结了几条保障瘤胃健康的要点:①保证粗饲料比例不能过低,育肥前、中、后期精粗比推荐值分别为5:5、6:4、7:3(育肥后期粗料不低于20-30%),干物质采食量约占体重3.5%,且育肥期不宜超过2-3个月。②合理分群,精准营养,保证蛋白、能量、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③保证饲料供应相对稳定。储备充足的饲料原料,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减少饲料中地膜、农残、异物,防止饲料霉变;每次用完搅拌机后应彻底清理搅拌机的死角,严防霉变。④注重瘤胃保健及日常促消化,可在饲料中添加缓冲剂、微生态制剂、抗应激产品等。⑤合理选择精料补充料或预混料,母羊微量元素、维生素需要量与育肥羊不一样。 3)黄膘肉。黄膘肉指羊屠宰后,背部皮下脂肪及其他部位脂肪颜色为黄色(正常为白色)。主要诱因有:①饲料中油脂含量过高。育肥饲料中动物性原料或下脚料,这些原料含有高水平的不饱和脂肪酸;玉米、大豆、豆饼、DDGS等用量过高,导致日粮中脂肪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羊摄入后易产生软脂,软脂易被氧化引起黄膘病。郭博士建议,育肥羊粗脂肪含量宜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6%。②育肥饲喂时间过长。羊是草食动物,如果长期摄入高能、高蛋白的高精料,会破坏瘤胃健康,诱发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胆道堵塞,胆汁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造成黄疸肉。③使用猪饲料和肉鸡料喂羊。猪饲料油脂和铜含量高,油脂易氧化,高铜具有强的催氧化作用,导致饲料氧化加快,造成黄脂。④饲料霉变。羊进食霉变的玉米、饲草后,霉菌毒素会破坏羊的免疫系统,加大肝脏的代谢负担,诱发黄脂。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尿结石。主要有硅酸盐结石、草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盐结石(鸟粪石)及碳酸钙结石四种,且以鸟粪石结石最为常见。发病表现为尿频,滴尿,略有弓背现象似排尿困难。母羊尿结石发病率约为0.1%,公羊发病率大于5%,死亡率均大于90%。舍饲、强度育肥条件下,羊尿结石的发病率会提高。郭博士总结羊尿结石的诱因有4点:①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能、高磷、高钾的精饲料,粗饲料不足。谷类、高粱、麸皮等原料高磷低钙,易造成钙磷比例失调,动物进食后易患尿结石。②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长期饲喂棉酚含量高的棉籽粕饼。③饮水中镁、盐类含量过高,饮水不足。④肾、尿路感染导致尿中有炎性产物积聚,最终形成结石。预防尿结石的方法主要有3种:①不宜过多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高磷的精饲料,日粮钙磷比要适当(达到1.5-2.0:1),育肥后期不使用麸皮等高磷原料,增加粗饲料饲喂量,提高日粮维生素D3水平。②增加饮水量。③使用尿液酸化剂,如氨化铵等。 |
上一篇:牛场员工的应急管理
下一篇:怎么提高牛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