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羊肉进口量恢复增长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进口羊肉总量不断增长,并在2012年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羊肉进口国。但2014年受国内突发小反刍疫情影响,国内外羊肉价差明显,羊肉进口规模开始缩减,直到2017年才逐渐回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羊肉生产和贸易均呈现低迷态势,我国羊肉进口量再一次下降,进口量仅为36.5万t,同比下降7.0%。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羊肉生产和消费市场逐渐活跃,我国羊肉进口规模也有所恢复,进口总量达到41.1万t,较上年增加12.5%;进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其中3月进口量最大;进口品类主要为冻带骨绵羊肉、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和冻去骨绵羊肉,其中,冻带骨绵羊肉占进口总量的76.9%;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新西兰(占比为59.0%)和澳大利亚(占比为35.3%),其中,新西兰羊肉进口量较2020年增长20.8%,但澳大利亚羊肉进口量延续了前2两年的下滑趋势,同比下降4.7%,可以看出澳洲羊肉的贸易竞争力有所减弱。 1.4 羊肉消费稳步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羊肉需求量持续增长,在外消费比重上升较快。2021年,我国羊肉表观消费量达到554.9万t,比上年增长5.0%,表明国内羊肉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羊肉消费长期利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从消费种类看,在传统热鲜肉和冷冻肉消费的基础上,冷鲜肉逐渐受到消费者欢迎,熟肉制品、休闲便捷食品等羊肉精深加工产品也更加丰富。从销售模式看,近5年羊肉户内消费量逐年降低,2016—2020年全国居民户内羊肉消费总量从207.6万t下降至169.5万t,共下降18.4%,而羊肉户外消费不断增加,但2020年上半年受冲击遇冷。2021年,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火锅、烧烤等餐饮业回暖,全国餐饮收入46 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同时,电商新零售模式不断涌现,在农贸市场、超市等传统场所消费的基础上,“线上”消费已经成为羊肉消费新的增长点。 1.5 羊肉出口量略有上升 我国虽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自给能力不足,鲜少出口;出口品类比较局限,以山羊肉为主;出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主要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从出口总量来看,2001-2006年,我国羊肉出口逐年上升,之后开始下降,尽管2010年有小幅回升,但整体仍保持下降趋势。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羊肉出口量波动非常剧烈,全年羊肉出口总量下降至1 717.7t,相比2006年的峰值下降了94.8%。而2021年全球经贸环境整体共振向上,我国羊肉出口总量达到1 989.2t,较上年增长15.8%;出口集中在下半年,11月出口量最大;出口地区仍以中国香港为主,出口量较上年增加17.1%,占总出口量的90.2%,出口份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也表明我国羊肉出口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 2021年我国肉羊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2.1 育种技术 一是新品种不断育成。我国先后育成41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特性明显、生产力水平高、适应性强,在提高我国羊只生产水平和羊肉产品品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羊产业区域布局的以种羊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基础、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性能测定中心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全国有绵羊种羊场823家,山羊种羊场449家,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28家,性能测定中心(站)和绒毛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各3个。 2.2 营养与饲料技术 一是功能调节性添加剂研究。主要分析了葡萄籽原花青素、肉桂醛、胍基乙酸、酶制剂、发酵饲料、诱食剂、微生态制剂等对羔羊消化代谢、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机体健康等的影响。 二是发酵饲料研究。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40%(DM)全株玉米青贮时可以显著改善肉羊瘤胃发酵,提高养分消化率,增强肉羊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当湖羊日粮中全株玉米青贮与花生秧比例为3:1(干物质基础)时可降低饲料成本且不影响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玉米秸秆经揉丝微贮可提高徐淮山羊育肥效果及经济效益,降低饲养成本,促进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及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饲喂发酵花生秸秆可以增加肉羊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肉羊生长性能;在肉羊日粮中添加50%发酵苜蓿可提高其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NPN对肉羊瘤胃发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应用。研究发现树叶类(柳树叶、槐树叶)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较秸秆类(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糟渣类(葡萄渣和醋糟)更高。 |
下一篇:中国奶业未来四大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