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科研档案 与非洲猪瘟科研有关的申报书、立项(含预算)批复、任务合同书(含预算书)及各类协议;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实验、测试、调查、考察的原始记录和整理记录,综合分析报告,科学数据;研制的产品实物及其目录、图片等;阶段执行进展情况报告、总结报告、研究成果等,项目、人员、进度、经费等的调整、变更文件材料,撤销项目已开展工作、已使用经费、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文件材料,专家咨询、中期检查、中期评审、项目监督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验收申请书、验收承诺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项目经费决算等财务情况文件材料,验收结论书、结题书面通知等,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数据库等研究成果文件材料,自评价报告、科技报告,专利、软件及其他知识产权文件材料。 3.3 音像档案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导封锁、扑杀、转运、无害化处理、消毒等现场处置,上级领导来本单位检查、视察、调研,国际磋商、合作、交流等工作中产生的录音、录像、照片;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其典型活动的照片;其他有保存价值的录音、录像、照片。 3.4 实物档案 疫情防控工作中获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证书、奖状、锦旗、奖杯、奖章等;举办或承办重大活动形成的凭证性实物,包括活动标志、证件、证书、奖章、纪念品等;国内外活动中获赠的纪念杯、纪念册、礼品、纪念品等;已宣布停止使用的印信,包括旧印章、印模等;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物品。 4 开发利用 4.1 建立健全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工作机制,是确保档案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2020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相关的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工作机制。该规定使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障了其利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议档案部门积极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机制,强化档案利用工作责任制,明确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档案利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2 积极开展专题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是在档案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经过选择、加工、整理等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编研成果,从而使档案资料变得更有条理、更加清晰和明确,便于被社会公众利用,以实现档案的资政价值和作用。档案编研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原始档案、文件的直接利用,将隐藏在其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议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需求,将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分类整理,从而进行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编研,为分析、研判疫情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采取有效控制、处置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和经验借鉴。 4.3 创新档案科普方式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借助多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对引导公众舆论、安抚民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通过漫画、小视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居民正确认识非洲猪瘟,合理消费猪肉产品;推广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养殖业主自我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领导疫情防控的历史过程,展现防疫一线兽医工作人员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为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过程中,兽医系统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和档案资料,是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准确记录,也是国家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动物卫生事件的真实反映,对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置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推行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建设,可以有效发挥档案在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基础和参考作用,为畜牧兽医部门决策支持、科研机构科技攻关、社会公众健康教育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依据。通过专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各类档案合理化利用,反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形成“以防控抓档案,以档案促防控”的局面,对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下一篇: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