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6”模式,即一个指挥调度中心、一个执法保障、六条专班工作线。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依据养殖大数据,制定全年疫病防控方案;畜牧兽医执法中队对免疫情况开展执法督导核查;兽医实验室监测、兽药饲料监察、专家服务团、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无害化处理等6个职能科室,对低于标准抗体效价的养殖场户及时引导其补防补免,组织举办疫病防控培训,提升全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文中指出了大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带来了新问题以及畜牧业绿色环保、生物安全、老病新发、混合感染等问题,结合“1+1+6”模式在职责明确、思想转变、解决后顾之忧、科学制定预案、加大依法督查力度、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应思考。 随着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战略的深入实施,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畜牧业成为拉动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中坚引擎。然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布鲁氏菌病等疫病的发生,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也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更给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施行,同时各地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也相继尘埃落定,面对新环境、新业态,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执法工作的衔接,已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对近年来兖州区采取“1+1+6”模式构建动物疫病防控法技支撑、防检融合工作体制机制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和总结,针对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供同行参考。 1 “1+1+6”模式背景 1.1 工作性质向防检融合转变 2016年以前,兖州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由区畜牧兽医站承担。2016年4月,兖州区设立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将区畜牧兽医站机构职能和人员,整建制合并到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兽药饲料监管、畜禽屠宰等职能,执法监管职能比重增加。2019年3月,兖州区根据组建大农业执法需要,又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整建制合并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区畜牧兽医局组建为区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随着机构调整以及工作领域、工作环节的变化,原疫病防控工作开始由专业化、技术型向着多元化、法制化转变,防疫工作和检疫出证工作实现了相互融合、防检合一。 1.2 队伍构成发生改变 组建农业执法大队前,动物疫病防控人员性质为事业身份,属于专技人员,划归执法大队后,一部分人员将实行参公管理,走向执法岗位和管理岗位。 1.3 工作重点发生改变 随着新修订《动物防疫法》的施行,动物疫病防控由过去单纯的疫病诊断、治疗以及春秋两季防疫等技术防控,向执法监管、技术防控、服务监管相结合的轨道转变。以往技术层面业务量占比多,而现在要兼顾违法案件查办处置等,这也是动物疫病防控法技支撑、防检融合的关键环节。总体上,要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不仅要理论过硬、技术过关,更要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意识和素质的养成,迅速实现由业务型向法技业务兼有型转变。 2 “1+1+6”模式内容及运行情况 2.1 “1+1+6”模式创建 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后,为应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便于工作处置,兖州区又增设区畜牧兽医执法中队,具体承担疫病防控、检疫、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监管和畜禽屠宰管理等监管职能。自2019年以来,兖州区依托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省级兽医实验室标准化改造提升等项目,逐步构建起了“1+1+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制机制,形成了以“区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为总指挥调度,以区畜牧兽医执法中队为保障,以兽医实验室监测、兽药饲料监管、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疫病诊疗、法制科普、无害化处理6条工作专班为支撑”的动物疫病防控条块融合体系。“1+1+6”模式,即1个指挥调度中心、1个执法保障、6条专班工作线(图1)。 |
下一篇: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