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羊猪等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背景下,疫病呈现出高发趋势,牛病毒性腹泻是其中之一,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因此积极做好鉴别诊治及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羊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治及综合防控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也被称为黏膜病。牛羊猪感染后,其临床症状表现有异同之处,通过有效的鉴别诊断,准确判断病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病畜禽更快恢复健康,减少损失。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特点概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可感染于多种畜禽动物,如:牛、羊、猪等,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及带毒动物。健康或者易感动物直接接触病畜、粪便、分泌物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饲料、草料、饮水、槽具后均可导致患病。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胎盘是病毒的主要感染方式,病毒感染任何年龄、性别、品种的牛、羊、猪,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 2 牛羊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 2.1 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首先,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牛有7~10d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发病,出现高烧,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发病后3d口腔黏膜糜烂并逐渐坏死,流涎,呼气有恶臭味,水样状腹泻,粪便中夹杂黏液,有恶臭味。症状严重的牛由于腹泻导致脱水,极易死亡,怀孕母牛患病会出现流产现象,即使产下牛犊也大多有先天性缺陷。慢性病牛体温略高,鼻镜糜烂,眼角流出浆液性分泌物,趾间皮肤出现糜烂,颈部耳后皮肤有皮屑,呈间歇性腹泻。 其次,病死牛病理变化表现为消瘦、脱水,皮下组织充血、出血,鼻黏膜充血,消化道出现水肿和弥漫性充血病变,十二指肠呈点状出血,肠道内有大量黏液及气泡。 最后,诊断方面结合病牛临床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用电镜检查、PCR技术等,以电镜检查为例,选取病死牛病料进行染色,利用电镜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胞浆、空泡、扩张的内质网内出现病毒粒子。 2.2 羊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首先,羊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病例,病羊发病急,先腹泻再高烧至40℃左右,精神不振,无食欲,严重的食欲废绝,咳嗽,呼吸不畅,心跳频率明显加快,粪便呈水状或絮状并带血。口腔黏膜溃烂嘴角流涎。怀孕母羊患病后流产几率较高。另一种是慢性病例,病羊体重下降,呈持续性腹泻,严重影响出栏率。 其次,患病羊病理变化表现为皮下脂肪发白,肌肉不饱满,肝肾肺等多个部位器官出现明显的充血、肿胀现象,严重的会出现结节性坏死。 最后,病羊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确诊,如需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血清中和试验、病毒分离试验等。以病毒分离试验为例,病毒分离后培养菌株,分离出BVDV病毒即可确诊。 2.3 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首先,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后,不同日龄的猪其症状表现不同,幼龄仔猪患病后症状严重,并且死亡率高,尤其是7日龄内的哺乳仔猪,一旦患病死亡率高达100%,会出现水样状腹泻,颜色呈绿色,有的呈黄色,有恶臭味,并且夹杂着一些凝乳块,呕吐。成年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症状轻微,仅表现为水样腹泻、食欲下降、生产性能下降等,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哺乳期母猪患病情况下,泌乳量、乳汁质量均会下降,影响正常哺乳,无法满足仔猪生长需求。怀孕母猪患病后,腹部压力增大,易于出现流产及死胎等现象,即使产下仔猪也大多是僵尸胎。 |
下一篇:家禽各种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