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探索应用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政府将公共服务管理职能以市场的方式,交由更加具有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来承担。该模式的应用可以将政府从琐碎的具体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监管以及宏观调控方面。在社会大力培养执业兽医,并鼓励执业兽医人员来到农村地区参与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工作中。 2)立足于畜牧兽医的公益属性,探索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机制,试点建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允许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入家庭农场、畜牧业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2.2 加强县级检疫检测及疫病诊断方面的建设 建立起布局合理、设备设施齐全的检疫实验室,并重视设施环境的保持,这是提高县级基层检疫检测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有助于提高疫病诊断与检测工作水平。对于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规划,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建立质量过关的技术措施体系。对不同工作部门的人员职能进行明确,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动物监测体系。 在县级畜牧兽医疫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同样需要完善设备设施。当前多数基层实验室除常规重大动物疫病诊断液外,并没有相应地配制其他常发疫病诊断液,导致对很多疾病的诊断难度较大,无法及时确诊,疫病发生时需要送到省级诊断中心进行诊断,对工作效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县级实验室应当配制各类齐全的常见疾病诊断液,并重视对快速准确诊断试剂的研发,从而保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治疗措施的及时进行。 2.3 加强对畜牧兽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3.1 招聘人才 提高畜牧兽医行业的准入门槛,引进理论知识较丰富的人才,并在工作中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适当提高岗位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岗位吸引力,从而实现人才储备。 2.3.2 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 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与高等院校、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合作,承担一些项目在基层的实施,既可以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又可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可以及时获取畜牧兽医行业的前沿动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2.3.3 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对于在职人员,可以鼓励与支持其深造或者攻读更高的学历,并对学历有提升的技术人员分级给予相应的奖励,承担部分或全部攻读费用。同时,可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拓展其业务技能: 1)选派技术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2)聘请畜牧兽医行业的专家与学者进行专题知识讲座; 3)进行实验操作,对先进仪器、器械的使用组织技术培训,解决试验、检测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 2.4 全面科学地指导畜牧业生产 1)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布疫情发生、发展趋势。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在每村、每乡都设立疫情报告员,严格规范报告程序,杜绝出现虚报、瞒报、越级上报的情况。继续提高动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可信度,并对疫情预报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提高县级畜牧兽医部门疫情预警能力。 2)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为养殖户、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科研教学人员、农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理念,开展农情采集、信息咨询、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 3)指导畜牧业生产企业在畜禽标准化养殖建设、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疫病净化、养殖面源污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做好技术支持,为畜牧养殖户、养殖企业健康、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4)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结合当地“三区”划分情况,指导养殖户规范进行选址建栏;指导做好养殖污染处理、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出栏畜禽的产地检疫以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坚决打击违反《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3、结语 县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提出对策,优化兽医管理体制,将各项防疫管理政策落到实处,从而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