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畜牧兽医是保证畜牧养殖行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但是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基于此,针对县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创新策略,如创新基层兽医管理模式、加强县级检疫检测及疫病诊断方面的建设、重视人才建设以及科学指导畜牧业生产。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较大便利。对于农村畜牧产业来说,应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遵照各级政府的指导要求,掌握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规范管理的相关细则,认真履行各阶段的防护与检查工作。但分析与观察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与缺陷,对畜牧业的优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县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运行困境分析 1.1 管理机构不完善、人员不足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没有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三大业务为主的管理体系,有的地方虽然有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牌子,但存在几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情况。以江西省南部18个县市为例,成立畜牧兽医局,并且是县一级职能部门的只有2个县;成立畜牧兽医局或畜牧兽医中心,为县二级职能部门且财务独立的有2个县;其他14个县为二级部门或股级单位。人员方面,除了一级部门和财务独立的县畜牧兽医部门配备的人员相对充足,其他的很多县只有3~5个人,有的甚至是2~3人,人员严重不足。 机构管理体系不完善,部门挂靠问题普遍存在,如乡镇畜牧兽医机构绝大部分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没有独立完善的机构,人员也只有一两人。与此同时,部门工作较为繁杂,所以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人员流动性强,部门缺乏稳定性。此外,职能的分散造成了大量的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的问题。部分领域职能交叉重叠,而另有部分工作相互推诿,不仅提高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办事效率。总而言之,县级畜牧管理机构设置科学性不足、运行效率低下,难以符合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2 经费投入不足 畜牧产品的需求量连年走高,人们对于畜牧行业的要求程度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畜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县级对检疫检测和疫病诊断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无法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很多地区仍然采用陈旧的设备来进行防疫工作,已经无法适应于新时代的管理需求。 1.3 人员结构和理论知识有待更新 1.3.1 县级畜牧兽医机构人员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中的不足 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县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年龄在18~35岁的仅占21%,在36~45岁的为31%,其余48%为46岁以上;在学历方面,研究生以及以上学历仅占2%,本科学历为12%,专科学历占41%,其余的45%均为中专及以下。总结起来,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在年龄以及学历分布不合理成为了一大制约因素。 1.3.2 人员培训不到位 由于年龄偏大和学历偏低,很多基层兽医工作者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而在参加工作后也没有机会进行继续教育。基层兽医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重,而工作方式也以单户的服务为主,对于综合化、系统化防控措施则不够了解,也无法对养殖户的规模化、专业化饲养管理提供有效建议。 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2.1 建立健全机构,创新基层兽医管理模式 在组织机构的建设方面,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动物疫病防疫形势保证兽医工作体系的完整性与监管执法的独立性。在工作体系方面,确保兽醫行政管理部门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畜牧兽医体系,确保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和畜牧业企业、家庭农场提供必要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