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伤性网胃炎是由于牛食入带有尖锐金属异物,导致网胃被刺伤而发生的损伤性炎症。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病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主要是由于饲料加工调制不细、饲料中混有尖锐金属异物所致。常见的异物有铁丝、铁钉、缝针、兽医注射针头、其他非铁物质如铜丝、铝丝、玻璃及硬质木条或竹针等。而造成异物混入饲料的原因有:饲料堆放于铁物旁;豆类饲料、糖糟及加工副产品如水果渣(橘子渣、梨渣)常混有铁丝、钢丝;随意抛丢尖锐异物等。 1.2 促使发病的因素 牛具有采食快、咀嚼不细、采食量大的特点。当饲料中混有各种尖锐异物时,造成了食入的可能性;舌头上有向内方的舌乳头,加之网胃位于腹腔底部,呈蜂窝状,所以常常使尖锐异物不能从口内吐出而被潴留于网胃中。 1.3 饲料 经对牛场发病调查,饲喂稻草、麦秸时比饲喂秋百草发病少,喂长的、未经铡短的秋百草比喂铡短的秋百草发病少;铡短秋百草经磁铁处理过后比未经磁铁处理的发病少。因此,可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饲草本身的品种、质量无关,而与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有关。奶牛的生理构造特点是长期适应的特性,生理状况是正常的规律,不能机械的把生理特性视为发病原因。只要饲养管理细致,精心,饲料中不混入尖锐异物,其发病也随即降低。 2、发病机理 2.1 异物的性状与发病的关系 异物的硬度、直径、长度和锐性的不同导致引起的刺伤范围、刺伤深度不同,而局部反应有很大差异,当异物硬度小、锐性不大、过粗及过短,通常不引起发病。异物刺伤部位浅,范围小,经一段时间后,异物从刺伤部脱离呈游离状,或被腐蚀,疾病可逐渐消失。异物越细而尖、锐利、长度为3 ~7cm,则极易刺伤网胃壁而发病。 2.2 刺伤类型与发病的关系 刺伤类型不同,发病的病程各异。穿刺可有3 种类型,即皱槽型、壁间型和穿孔型。壁间型是指异物已穿伤胃壁,常引起局部炎灶、溃疡和脓肿,有时因局部发炎,炎性渗出,引起组织增生和粘连,并伴有腹膜炎的出现。穿孔型是指异物穿过网胃壁,引起腹膜炎,由此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是食欲紊乱、疼痛和姿势异常。 急性病例瘤胃蠕动音微弱后停止:粪初正常,后干而少,呈褐色,上附黏液或血液,排粪时不敢努责。临床上发病牛除食欲废绝外,从口内流出大量清亮液体,开始量少,后持续不断流液。因网胃和腹膜发炎而产生疼痛,病牛站立拱背而不愿行走,或运步时步态缓慢,小心谨慎,下坡时常发出呻吟,卧下时极腹部肌肉拘紧:排便、排尿次数减少,呻吟,疼痛或空嚼磨牙或反刍无力,吞咽或逆呕食团返回口腔缓慢而极不自然。 当异物退回网胃时,症状随之减轻;当异物继续前移、刺伤其他组织时,症状加剧。 由急性转为慢性时,食欲时好时坏,或吃草而不吃料,或吃精料面不吃草:瘤胃蠕动微弱,次数减少,反刍口数多少不定;常常会出现瘤胃臌气,臌气时,食欲废绝,臌气消除后,又有食欲。病牛消瘦产奶量持续下降。 4、临床病理 白细胞总数增加,达10000 ~14000 个/mm3,其中中性粒细胞由正常的30% ~35% 增高至50% ~70%,病情严重者,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变性,表现核不规则,细胞质有空泡,核着色不均及核脱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细胞变性,核左移,表明预后不良。 5、病理变化 胃壁穿孔部可见炎性浸润或硬结肥厚,胃壁与膈呈纤维素性粘连(局限性腹膜炎),粘连部位硬结肥厚,内有脓灶或瘘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腔内贮有大量茶色液体,腐臭似绒毛状。有时可见肝、脾化脓性粘连性炎病变;心包被侵害时,可见有化脓性心包炎病变。 |
上一篇:绵羊痘病的治疗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控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