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上半年数据分析来看,从2021年1月到5月猪粮比分别是12.82:1,10.22:1,9.61:1,7.03:1。这个数据意味着2021年的前5个月效益还算可以,只是6月份出现的5.29这个节点,一些牧场觉得有些支撑不住了。这是因为现在的养猪成本比较高,如果还用5.5:1去衡量养猪效益已经不太合适了,改为7:1的话就比较合适啦! 最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开始执行“预案”,先后启动三批收储,这是很好的举措,至少在养猪人心里增加了“信心”,也使集中出栏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小科:这次猪价的下跌,您认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该如何科学发展养殖规模?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孙教授:我在今年大约讲授的十场行情报告中都提到一个观点:行情不好要有预判。在行情下跌前,要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猪群结构,始终保持良好的母猪胎次结构。在预判行情可能上涨时,要加大配种力度,特别是母猪批次化管理。我认为这个目标是较容易实现的,当然这样做也会导致猪舍及设备利用出现不均衡性的情况发生。另外,我一直都在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在没有“非瘟”疫苗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生物安全的防控上,我们也期待着非瘟疫苗早日上市,只有这样才能有很好的经济收益。 小科:在『猪场之旅』张家界站成功举办了楼房养猪论坛,请您谈谈出现这种养殖模式的原因,以及楼房养猪在“非瘟”防控方面、生猪低价时期是否有优势? 孙教授:我们刚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楼房养猪论坛”,同时举办了《楼房猪场建设技术规范》和《楼房养猪》图书编写讨论会。楼房养猪是一个新生事物,据我们统计“非瘟”后大约有140个楼房养猪项目在建设。在中国大地上,楼房养猪已经蔚然成风,这是因为中国每年需要有7亿头生猪的出栏量,以满足14亿人口大国的消费需要,再加上要保住18亿亩农业耕地的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里吃的是自己亲手种的粮食,也要确保中国人肉盘子盛满的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猪肉。因此,我们不能再拿耕地换猪场,不能再增添生态环境失衡的危险,只好走空间发展之路。 楼房式猪舍因其节约土地、方便管理等突出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采用。但是,由于楼房式养殖的饲养密度更大,在通风设计与舍外场区环境控制上的设计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啦。楼房养猪相对于传统的养猪模式来讲,还是个新生事物,因此行业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少走弯路,特别是在总结楼房猪场的生产工艺、污水处理、废弃物流转、猪舍物料供应、病死猪处理、猪舍有害气体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功经验上。 建设楼房猪场需要居安思危、冷静思考、规范操作。不仅要取得合法开工手续,还应得到政府的支持与批准,最好是能派驻第三方监理,特别是在废弃物及污染问题要严格管理。我认为,制定楼房猪场建设规范与建筑标准是养猪行业当前的首要任务,要献计献策推进楼房猪场的合法性、规范性与持久性。 本次“楼房养猪论坛”分析了楼房猪场的优势与痛点;系统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温度、湿度、通风、换气、除尘等智能控制技术在楼房猪场建设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可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同时可以节能降耗,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会后,我们在《猪业科学》杂志上做了一期主题策划,有兴趣朋友可以阅读《猪业科学》2021年第7期,大约有10篇文章讨论这一话题。 小科:请您对未来市场调控机制做个预判。 孙教授:2021年已经过半,有人说我们要坚持熬过猪价低迷的寒冬,期待着养猪业的春天早日到来。我认为,养猪业的春天已经悄然来到,只是感觉不够明显,就像早春二月一样,我们仍能感到春风有一点微凉,这个春天确实有点儿漫长。一是我们习惯于享受猪价高位运行的炽热夏天,对于猪价微涨已经感到不过瘾。自今年6月份开始,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已经在政府部门公布的生产预警信息和市场机制引导下,加大了落后产能母猪的淘汰力度,可以看到当前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明显回落,而这正是养殖户能繁母猪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的有利时机。我认为,虽然养殖数量下降了,但每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量提升了,不但有利于降成本,也能有效保障供给。 我预判2021年下半年猪价会这样“涨涨、停停”,总的趋势是看涨,涨价过程短期内有震荡调整是正常的。这是因为“非瘟”以来,我们有很多猪场项目已经建好,养猪大佬们在适当时期会投产,一旦生猪市场好转,就有新项目进来,但总的趋势是“涨价”。 如果算总账,2021年养猪一定能赚钱! 从孙教授的讲解中,可以看到2021年生猪的生产效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孙教授也提出,“在没有‘非瘟’疫苗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生物安全的防控上,只有这样才能有很好的经济收益。”“要检测,找中科”,中科基因为您保驾护航。 |
上一篇:生猪散养户的消息咋这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