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是由于化脓性细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形成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引起脓汁滞留于组织内,并形成完整腔壁的蓄脓腔。脓腔的周缘被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膜。当刺激性较强的化学药液,如水合氯醛、氯化钙、松节油、高渗盐水等误注或漏入组织内时,也可引起无菌性脓肿。 1、症状及诊断 (1)浅性脓肿:常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内,初期局部热、痛、肿明显。肿胀呈弥漫性,数日后肿胀逐渐局限化,中央变软,出现波动。在波动明显处穿刺,能发现脓汁。有的皮肤逐渐变薄,被毛脱落,最终皮肤自行破溃,流出脓汁。 (2)深性脓肿:常发于深筋膜下或深部组织中,由于有较厚的组织覆盖,局部肿胀常不明显,而患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有轻微炎性水肿,触诊有指压痕及明显疼痛,穿刺可确定诊断。但脓肿尚未成熟,或脓肿发生在肌间疏松组织中,或脓汁过分黏稠等情况下,穿刺往往不易排出脓汁。这时要注意穿刺针孔内有无脓汁附着。 2、防治 初期,局部应用温热疗法,涂布5%碘酊、雄黄散或用酒精调制的复方醋酸铅散。必要时,应用磺胺剂疗法。后期,为了促进脓肿成熟,可用具有轻度刺激作用的软膏剂,如鱼石脂软膏,涂布患部。当脓肿已成熟(有明显波动、穿刺有脓汁)时,应迅速切开排脓。 切口应在最软化处,并有足够的大小,以便彻底排除脓汁,但不得超过脓肿壁,以免损伤健康组织使感染扩散。切开后,用防腐消毒剂充分冲洗脓腔,最后用碘仿醚合剂、魏氏流膏等浸渍灭菌纱布条引流。当脓腔深而脓汁黏稠时,也可用胶管引流。引流物的更换,应视脓汁的多少而定,脓汁多时,每天1~2次,脓汁减少后,可经3~4天换一次。 |
上一篇:马脐带疾病的防治
下一篇:驴急性肠臌气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