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洲猪瘟对我国部分地区生猪养殖造成一定影响。母猪的终身繁殖性能较低,生产同步化不一致,复养仔猪数量不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4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从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以下简称畜禽专项)项目“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研发了种猪精准饲养关键技术,并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了种猪智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畜禽专项项目“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则围绕“母猪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这一重大产业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首次获得烯丙孕素、卡贝缩宫素两个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填补了该药物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畜禽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无药可用的问题。 聚焦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技术瓶颈 为了解决生猪产业提质增效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在“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产业和市场需求,设立了“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攻关”和“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等项目。 “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蒋思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项目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母猪产弱仔猪多、泌乳量低和年分娩次数少的问题难解决,导致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少;二是缺少智能养殖系统,精准饲养方案难落地。比如,在母猪方面,我国母猪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长期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70%左右,这是制约我国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技术瓶颈,而且也严重制约了生猪的复产保供。 “立项之初,我国一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自发开展了定时输精技术探索,但由于缺乏必需的生殖调控制剂和配套的高效定时输精程序,阻碍了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应用。此外,国外定时输精技术存在的受胎率偏低等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田见晖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田见晖指出,要想实现整批次母猪卵泡同步发育、同步发情、同步排卵与同步分娩,繁殖调控技术及相关药物研发是项目要突破的难点。 “以卵泡发育为例,我们实施调控后,体内卵泡是否按预期启动发育,是否按预期排卵?这些激素的调控效果,我们无法知道,为打开这个‘黑箱’,准确判定卵泡发育与排卵时间,项目组开展了卵泡发育的体外B超监测技术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母猪卵泡发育的实时监测,据此建立并优化了母猪卵泡发育同步、发情同步、排卵同步技术,并建立了适合我国养猪生产的两点式查情定时输精技术、发情促排定时输精技术。”田见晖说。 有力保障全国生猪复产 蒋思文介绍,迄今为止,项目建立了母猪全繁殖周期精准营养调控技术。应用该精准饲养技术后,解决了母猪产弱仔猪多、泌乳量低和年分娩次数少的问题。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从25.32头提高到27.63头,高于美国的26.4头,接近欧盟的27.71头。 “如今,项目成果已在广西扬翔集团全套应用,在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胞胎、铁骑力士等多家养猪龙头企业进行推广。其中,种猪精准饲养关键技术在多家大型农牧龙头企业应用,推广规模超150万头母猪,包括生猪年出栏量全国前20强企业9家,上市企业8家,国家核心种猪场6家,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技术应用后,人力投入降低40%—50%,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多,且断奶仔猪体重增加,每头断奶仔猪的繁殖成本下降24%。”蒋思文说。 “‘母猪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项目攻关过程大体上分为关键药物研发及基础研究、建立配套关键技术、技术集成示范3个阶段。”田见晖介绍。 第一阶段是关键药物研发及基础研究,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烯丙孕素等繁殖调控关键药物研发;解析了激素处理后母猪排卵数增加,但产仔数增加不明显的问题;建立了卵泡发育可视化监测技术平台,突破卵泡发育过程不可视的“黑箱”限制。第二阶段是配套关键技术研发,期间结合了我国猪场生产管理特点,建立了不同于国外的两点式查情定时输精、发情促排定时输精和氯前列烯醇+卡贝缩宫素同期分娩新技术。第三阶段是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建立了多种适合不同养殖方式的批次化生产工艺流程,为“全进全出”生猪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应用研制了母猪批次化生产团体标准。 “自2018年烯丙孕素口服溶液首研成功并获国家新兽药证书以来,定时输精技术已在温氏食品集团等大型企业推广应用,至今已累计覆盖后备母猪855万头份,示范场母猪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促进了我国生猪复产、增养。”田见晖表示,母猪同步分娩关键药物——卡贝缩宫素注射液的成功研发,促进了母猪同步分娩技术建立,使批次母猪分娩时间大大集中,并使95%以上的母猪实现白天分娩,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死胎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人福利。 |
上一篇:云南省威信县生猪产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