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布鲁氏菌病疫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肉食需求大,养殖业发展快。我国在建国初期,人口数约4.5亿,到2020年为止,人口数约为14亿。从时间上,布病从1955-1978年期间的高发病率,到1979-90年代中后期的低发病率和继后该病的高发病率,疫情不断上升;在地理上,布病从中国北方扩展到南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相应的水平。 据报道,1952-1981年布病流行地区牛、羊和猪的总血清阳性率为41.27%,人类(职业病:从事动物饲养、治病和移调等)为8.43%;在1979年实施国家控制计划后,1982-1990年血清阳性率仅为0.55%;但自1995年以来稳步上升。在21世纪,血清流行率在职业暴露人群(2001-2004年为11.36%,2005-2006年为13.31%,2007年为21.97%,2011年为22.75%)和牲畜(2001-2004年为0.28%,2005-2006年为0.72%,2009年为1.49%)中也保持着上升趋势。 布病在我国重新出现后,受影响地区的地理分布逐渐扩大。布病流行区逐渐从牧区(即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转向草原和农业区(即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和吉林等省),南部省份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重新出现和地域扩张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过去70年来,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后,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牲畜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用于肉类生产的牛年数从1980年的330万头增加到2011年的4670万头,绵羊和山羊的数量也增加了10几倍,而目前,从北方调拨肉食动物已增长到20几倍),这也是导致该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布病的引入,造成疫区扩大,累及一般人群。由于肉食动物的调拨,引起疫区的扩大;很明显,一旦布病引入,这种病就难以再消除,从北到南的疫情也就不断的发展。更有甚者,前十几二十年,为了致富而逃避公路检疫,由人带着牛羊羔选僻路而行,运输人员因密切接触而感染,后因染疫动物的输入进一步造成其他人员的感染,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三)肉食动物饲养的基础设施差和缺乏。首先,从事畜牧业、生产和贸易的人由于职业接触而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很高;其次,检疫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人员匮乏,导致扑杀制度落实不到位,动物传染源不断扩散,也是布病疫情的不断上升的因素之一。 三、布鲁氏菌感染的预防 (一)有效管理动物间布病 该病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布病不仅侵犯生殖系统导致流产、不孕及各种组织损害,还会造成产肉量减少、产奶量下降,严重影响动物毛皮质量等。畜牧业中动物布病多见于牛、羊、猪,在马、鹿等动物间也时有发生,多种野生动物亦能感染布病。有数据表明,在暴发布病的牲畜群中,可导致牛、羊、猪流产率分别达40%~50%、50%~70%和50%~80%,我国每年因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左右。虽然动物间有疫苗免疫,但其为兽用疫苗,存在一定的毒性,并在接种后仍可感染其他毒株;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种畜禁止免疫,实施监测净化;奶畜原则上不免疫,实施检测和扑杀为主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外源输入,根据流行率的差异实施分区防控,推动养殖行业组织、养殖业者和产品加工企业主动参与布病防控行动,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完善野生动物监测工作。 (二)人间布病防治策略 1. 疫情监测 要坚持完善人间布病监测体系,使布病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收集与管理上更适于当前的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督导检查,确保监测工作质量;利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专题调查,通过科学整理、分析调查数据,为布病防治规划的完善提供参考或开展质量评价;在重点地区逐步开展布鲁氏菌毒力和耐药监测,合理做好全国监测点的布局工作。 2. 病例诊疗 主要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各级医疗机构均应开展布病诊疗活动,在县级临床机构设立定点治疗机构和咨询电话,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转诊并开展血清学初筛,对检验阳性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负责培训提高临床检验人员及医生诊疗能力,根据各地疫情特点,积极开展主动筛查,扩大病例检索范围。 3. 病例管理 将病例管理纳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管理范畴。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为确诊病例建立布病病例档案并开展病例随访和健康教育工作等。 4. 健康教育与干预 将健康教育纳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范畴,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从知、信、行的角度,提高防治知识的可及性及实践性。教育群众不要喝生奶,吃牛羊肉一定要煮熟煮透。为养殖户发放布病干预包(含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宣教材料等),并指导如何使用,提高职业人群的防护能力,引导高危人群自觉采取防护措施、改变高危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