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到建国以前,我国开始逐步引入外国猪种。1900年,德国人首先在张家口、青岛等地引入了大白猪。1910年,新疆曾引入俄国白色猪。中华民国成立后,历届政府均引进过欧美畜禽良种和近代畜牧兽医技术并向民间推广。1913年,农商部将原设在张家口的模范垦牧场改为第一种畜试验场,其中饲养有巴克夏猪,供改良猪种用。1933年,国民政府实业部在南京小九华山兴建中央种畜场,其中饲养有巴克夏猪和小型约克夏猪150头、金华猪500头,采用本品种进行选育提高,向各省市提供良种。1932-1936年引种较多,陆续引入波中猪、泰姆华斯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近十个国外猪种。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政府农林部于1946年利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华剩余物资(包括约克夏猪88头)成立改良场,并分发给23个省(市)和地区,进行畜种改良。 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活水平低,肉消费量低,生猪饲养粗放,猪都必须耐粗饲、具有抗逆性,所以生猪生长速度慢。我国生猪生产形式多以引进的脂肪型和兼用型品种与地方猪进行二元杂交,筛选一些优良杂交组合生产育肥猪。1972年“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组”成立后,提出了“着重加强地方品种选育,同时积极培育新猪种”的方针。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提出了“三化”,即“公猪外来化、母猪本地化、商品猪杂交化”,推动了兼用型猪新品种培育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育种主要以杂种群为基础,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如哈白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新金猪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量大增(1976年我国猪肉产量为702.8万吨,2018年为5404万吨),本地品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吃肥肉,瘦肉型猪越来越受欢迎,脂肪型的地方猪不再受欢迎。
图5. 脂肪型与瘦肉型猪后躯对比(左为脂肪型,右为瘦肉型)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猪育种方向则逐步由脂肪型、兼用型向培育瘦肉型猪新品种(系)转变。1978年后,我国逐步开始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培育和杂交生产,特别是1980-1982年直接从原产地引进了长白、大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加速了我国瘦肉型猪育种工作和杂交生产的展开。在商品瘦肉型猪生产中,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广泛开展杂交组合试验和配合力测定,筛选杂优组合,如“六五”攻关期间,优选出 的杜湖、杜浙、杜长太、杜长大等多个杂优组合,促进了我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蓬勃发展。 同时期,利用地方猪与瘦肉型猪杂交,我国也先后培育出了三江白猪、湖北白猪、浙江中白猪等一批瘦肉型猪新品种(系)。这些猪种为我国当时的养猪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瘦肉型猪的强烈需求及国外猪种的冲击,这些猪种目前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生产水平突飞猛进,人们对瘦肉型猪的需求再上一个台阶,促使我国开始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引进品种的本地化选育,分别成立了上述猪种的育种协助组,2006年合并成立“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2009年8月,原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正式拉开全国生猪全面系统选育的序幕。随着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猪育种已转向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专门化品系培育,并配套生产。 |
上一篇:牧场奶牛梭菌病的防控(图)
下一篇: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技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