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诊疗机构的发展和监管,事关动物诊疗市场秩序和兽医执业行为,事关执业兽医制度建设,事关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安全。本文从我国医改经验,尤其是对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职能要求出发,基于利益相关方、社会治理理论,概述了我国动物诊疗机构发展的积极态势,也指出了机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诊疗服务供给零散、传染病防控义务不明确、管理体制存缺陷等发展痛点,由此提出在动物诊疗机构管理中要应树立治理理念,齐抓共管体制型和管理型改革,强化传染病防控义务,实现动物诊疗管理全覆盖等发展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做了讨论和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社会化防控和医院诊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体系在保证疫情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例检测和筛查、病人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效率,充分展示了我国医改的显著成效。总结医改对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对推进动物诊疗机构发展和完善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防控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职责及医改中发展方向 1.1 传染病防治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接受、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为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危害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措施。”综合相关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职责包括,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本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防止传染病在医疗机构的感染,以及相应的隔离、治疗、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 1.2 强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是“新医改”重要目标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持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明确将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作为重点任务。而“‘新医改’以来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且呈下降趋势,基层卫生作用发挥不够。从本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看,许多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疾控、医院、社区组织缺乏联动机制,社区防控工作专业力量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参与度低”。“从国际来看,预防队伍也都是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主”“防和治本身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只有把临床体系跟预防体系高度融合和一致起来,才能够解决预防的根本问题。 在疫情之后,一定要强调防和治的融合。”“在‘新医改’中要着重建立‘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治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专业培训等,医院提供诊疗技术支撑,负责患者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辖区内居民的筛查、分诊、转诊以及隔离观察等工作,并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教,组织群防群控。” 1.3 医改主要适用治理理论分析并必须适应特定经济社会条件 王虎峰教授对医疗卫生体系按“四领域分析法”分析,认为其中公共卫生体系为纯公共产品,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药品供应体系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同时,医改尤其是分级诊疗适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应用这些理论分析发现,不同利益主体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态度不一致,不能完全依靠政府,需要社会参与,尤其是患者的参与和治理。各国医改频次和重点与所在国家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转变密切相关。医改“是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医改周期的规律,我国的医改也会由体制型特征为主,逐步转变为混合型甚至管理型特征为主”。各国医改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美国医改主要解决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而我国需要解决的是政府失灵后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 2 我国动物诊疗机构发展及管理研究现状 2.1 我国动物诊疗随着宠物饲养量快速增长 2019 年我国宠物犬猫数量达 9 915 万只,同比增长 8.4%;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 2 024 亿元,同比增长 18.7%。宠物消费中诊疗、药品、保健品分别占 10.0%、9.0%、2.5%,居第 4~6 位。宠物诊疗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20%。截至 2020 年 5月,我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超过 16 000 家。78.9%宠物医院经营面积在 300 m2 以下,超过 70% 宠物医院年营业额小于 300 万元,约 66% 的宠物医院的员工人数小于 10 人。宠物诊疗机构医疗收入占85%,驱虫与免疫收入各占 4%。 |
下一篇: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明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