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6 年1月—2020年9月SAT型FMD 病例数量统计 单位:例
1.3 传染源 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动物在潜伏期发热过程中,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中均含有病毒。 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是 SAT 型 FMDV 的主要携带者和重要传染源,为持续感染动物,几乎不表现临床症状,可带毒长达 24 a。大量非洲水牛的存在为家畜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散发性感染提供了潜在来源。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温暖季节,FMDV 在粪便中毒力能保持 29~33 d,而在冬季结冻的粪便中可以越冬。厩舍墙壁和地板上的干燥分泌物中,它可存活 1 个月(夏季)到 2 个月(冬季)。 1.4 传播途径 SAT 型 FMDV 与其他型 FMDV 的传播途径相同,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等方式。 直接接触发生于同群动物之间。间接接触传播是通过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环境以及动物产品而导致病毒传播。据统计,2017—2018 年, 非洲部分国家发生的 SAT2 型 FMD 大部分是通过放牧、饮水或与野生动物接触而导致的。空气传播也是 FMDV 重要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对于病毒的远距离传播更具流行病学意义。空气中 FMDV的来源主要是患畜呼出的气体、圈舍粪尿溅洒、被毒污染尘屑等形成的含毒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通常可传播到 10 km 以外的地区,传播的最长距离可达 250 km。因此,FMD 常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和大面积暴发, 迅速蔓延并容易形成大流行。 1.5 易感动物 SAT 型 FMD 主要感染牛(包括非洲水牛)、山羊、绵羊和猪等偶蹄动物,此外还涉及黑斑羚等多种野生动物。有研究报道,SAT1 和 SAT2 型主要在牛、羊和猪等家畜群体中流行,SAT1、SAT2 和 SAT3 型均在散养或野生非洲水牛群体中呈现持续感染状态,并与野生黑斑羚之间存在自然传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牛的 SAT 型FMD 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绵羊和山羊,山羊中SAT1 型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 SAT 型。虽然 SAT型 FMD 最常暴发于反刍动物,但也有从猪血清中分离出 SAT2 型病毒的报道。攻毒试验亦表明,猪能够感染 SAT2 型 FMDV 并表现临床症状。 |
上一篇:养禽场感染压力的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