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氨基酸模式的构建及木桶理论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日粮是以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为基础,在不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的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水平从NRC(1998)中推荐的标准的基础上降低2~4个百分点,同时通过补充适宜种类及数量的工业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从而提高畜禽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并降低氮排放。日粮中的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先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再被其机体消化吸收。相关研究表明,直接在日粮中添加的工业合成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能够达到和日粮中粗蛋白质在动物机体内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相似的水平。 氨基酸平衡的木桶理论是指日粮中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配比要适当,无论缺乏哪种必需氨基酸都会影响其整体的利用率。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合理的供给畜禽平衡的氨基酸,以提高畜禽的蛋白质利用率。 2.3 氨基酸模式的意义 平衡氨基酸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互作平衡作用,能有效减少畜禽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从而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原料的使用量,避免蛋白质原料的浪费,提高畜禽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对畜牧业和生态环保有积极意义。 3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质日粮的应用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质日粮最先应用在单胃动物上,前人在赖氨酸、蛋氨酸再到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氨基酸之间的平衡性也更加明确。而对于反刍动物,因其瘤胃内微生物可以降解日粮中的蛋白质,很难把日粮中氨基酸和瘤胃微生物合成的氨基酸区分开,导致反刍动物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质日粮的研究相对滞后。从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角度考虑,降低畜禽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同时补充工业合成氨基酸,不仅不会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而且还能改善日粮转化效率,减少粪尿中氮和磷的含量,缓解畜牧养殖业排污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成为今后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趋势。 3.1 单胃动物日粮低蛋白日粮的应用 3.1.1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猪低蛋白日粮的配制与应用效果 20世纪60年代科学工作者就开始研究猪的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相关研究表明在NRC(1998)推荐日粮的蛋白质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个百分点,并补充工业合成氨基酸,可以提高各个阶段猪对氮的利用率,减少氮排放,促进猪肠道健康,提高日粮转化率,且在不影响其生长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养殖成本。 郭秀兰在仔猪上的研究发现,降低仔猪日粮3个百分点的蛋白质水平并添加合成氨基酸,使日粮保持合适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对试验仔猪生长性能无影响,且氮利用率提高13.1%,氮排放减少29.1%,仔猪腹泻率降低70.9%。黄健等研究将仔猪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以内时,并不影响其生长性能,并显著降低血浆尿素氮含量,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李嘉宾等的研究同样发现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后,会降低育肥猪血浆尿素氮的浓度,从而降低氮排放。 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虽可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求,但某些与蛋白质相关物质的供应量同样也会减少,而日粮中补充合成氨基酸可能无法达到完整蛋白质的某些特殊生理作用,迄今为止,生长育肥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具体可降低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猪的品种和日粮类型可能导致不同的效果。 3.1.2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家禽低蛋白日粮的配制与效果 有关研究表明按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降低日粮2~3个百分点的粗蛋白质水平并补充合成氨基酸,可降低20%~50%的氮排放量,且不会降低家禽生长性能。林厦菁等在肉鸡上的研究发现氨基酸平衡模式下低蛋白日粮与正常蛋白质水平日粮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显著减少氮排放量,提高氮利用率。侯海锋等研究中将蛋鸡日粮蛋白质水平从17%降低至15%后补充0.2%的色氨酸,结果提高了蛋鸡产蛋率,有效地降低料蛋比及氮排放量。李忠荣研究表明在日粮能满足肉鸡氨基酸需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肉鸡日粮蛋白质水平1~2个百分点,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氮排放量,且不会影响其生长性能。Van Harn等研究表明用氨基酸代替部分豆粕来降低日粮蛋白水平1~2个百分点并不会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率。Kobayashi等研究表明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能提高肉鸡的肌肉嫩度,改善鸡肉品质。 |
下一篇:减抗背景下中草药在饲料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