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畜间布病临床症状及风险因素 动物群体的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种差异: 牛布鲁氏菌母畜易感,潜伏期受妊娠期、年龄、疫苗接种影响,母畜常见流产、早产,产弱子、死胎,子宫炎等症状,公畜常见睾丸炎、附睾炎等,主要通过受感染母畜的流产物、子宫排泄物、乳汁等传播,可引起人兽共患,母畜产犊期为重要感染时期,有较高传播风险。 猪布鲁氏菌是一种能引起全身感染和导致猪生殖问题的种型,可引起人兽共患病。猪布鲁氏菌感染临床症状因年龄、接触情况及器官而异。其临床表现为流产、产弱子、不育、睾丸炎、附睾炎、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不明显,无发热症状,死亡率低,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畜妊娠早期出现流产,公畜会出现明显的生殖器感染,单侧睾丸肿大。 山羊和绵羊布病主要由B.melitensis和B.ovis引起。B.melitensis影响两个物种,母畜感染后出现流产症状;B.melitensis是物种特异性最少的布鲁氏菌种,从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均可分离到,是引起人感染的主要种型。B.ovis主要引起公绵羊附睾炎。在群体层面的影响表现为群体生育能力普遍下降、羔羊死亡率增加、产奶量减少,由于生殖器官的慢性损伤而增加了对公畜的淘汰率。 犬布鲁氏菌感染主要引起犬生殖障碍,表现为晚期流产,可导致雄性犬附睾炎、睾丸炎和前列腺炎。目前,犬种布鲁氏菌对人的感染性仍存在较大争议。 大多数由布鲁氏菌属成员引起的感染是由于从患病动物、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点摄入病原体所致。感染动物流产胎儿、分娩后的胎盘或阴道分泌物,都是病原体非常丰富的来源。一些不良习惯如将尸体或流产物饲喂动物,也有利于布鲁氏菌传播。此外,乳腺和副淋巴结是布鲁氏菌复制和逃避免疫防御的常见部位,通过乳汁分泌传播细菌是另一种重要的感染途径。该途径对于人类感染也至关重要,如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且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 3 检测 人类患者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动物则通过流产、胎儿胎衣变化,睾丸炎、附睾炎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 4 病原学 细菌分离培养是诊断布病最基础的方法,同时也是诊断布病的“金标准”。人布病病原体可从血液、骨髓、尿液分离,动物布病病原体可从流产胎儿、胎衣、奶羊和血液中分离。布鲁氏菌对营养的需求较高,且病原的培养时间较长分离率较低,因此该方法不适合临床快速检测,但可用于流行病学的追踪调查。 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PCR、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技术逐渐满足了人畜间诊断检测、检验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Feteke等于1990年首次应用PCR技术检测布病,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相对较短,可用于大批量样品检测。目前普通PCR方法主要以BCSL31、致病力因子VirB7、插入序列IS711和16SRNA等为模板设计引物。 多重PCR应用灵活性强,而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快速检测鉴别多种病原体,在临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操作、重复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临床上布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在近年来有极大发展的核酸扩增技术,可以用肉眼直接判定,使得成本大幅下降,便捷性明显提高,而且不需要专用的仪器,对于家畜布病检测及基层卫生防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检测方法与芯片技术、微流体技术等新技术融合,可同时进行大量样品中多种病原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将更有助于布鲁氏菌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5、血清学 血清学检测是人和动物布病诊断监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试管凝集试验(SAT)、2-琉基乙醇试验(2-ME)、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全乳环状实验(MRT)、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等。 RBPT: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操作简便,适于动物群体的布病普查,也常用于人布病的初筛和监测。 SAT:准确性高,可以半定量,具有较高特异性、敏感性,用于人和动物布病的早期诊断。 2-ME:用于联合SAT来区分IgG和IgM特异性凝集抗体,是对SAT的改良,2-ME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对于急性布病的诊断和鉴别慢性布病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