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8-2018年我国不同饲料品种生产情况(万吨)
三、产业格局变化 2008-2018年,饲料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3点: 第一, 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2010年,10万吨规模以上厂家283家;2018年,10万吨规模以上厂家656家。2010年百万吨规模以上企业19家,产量5970万t,占全国比重37.0%;2018年,百万吨规模以上企业35家,产量1.41亿吨,占全国比重63%。未来,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会继续提升,但幅度会显著减缓。 第二, 下游萎缩,散户逐渐撤离,产能严重过剩。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提速,加上环保、疫情等影响,近年来散户退出加快,由于新上项目多半是养殖、饲料、加工的一体化项目,自用饲料会大幅增加,此消彼长,未来饲料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会进一步下降。 第三, 饲料企业全力进军养殖端。比如新希望六和2019年出栏生猪355万头,计划2022年出栏2500万头;双胞胎2019年出栏生猪200万头,计划2023年4000万头;大北农2019年出栏生猪163万头,计划2021年1000万头;大伟嘉提出5年内实现年出栏500万头猪的目标;正大集团提出5年内实现8000万只蛋鸡存栏。目前,原来的饲料龙头企业已经没有了,企业名字要么是食品企业,要么是科技企业,他们不再是专业饲料生产商,大举布局养殖,有些已经开始向食品端延伸,比如新希望六和、温氏股份、唐人神。 第四, 渠道式微,终端为王。过去,渠道是饲料企业的销售主战场,但现在,直销比重越来越大,大客户部几乎成了企业标配。未来,直销将成为饲料企业的致胜关键。 畜牧行业,昨天的主角是饲料行业,今天的主角是养殖业,未来的主角会是食品加工业。 四、饲料企业未来发展 前面30年是饲料行业成长期,今后如何获得突破? 1. 拥抱工业4.0。 全面深入的融合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先行实现饲料工业4.0,在精细化生产和效率上占得先机。 2. 坚定融入养殖端。方式很多,有实力的直接投资养殖,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可以只是养殖,也可以是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的项目;实力不足者可以找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养殖,实力再差一些的可以入股养殖企业,让自己成为养殖企业的“饲料车间”。此外,与养殖企业的战略联盟也是一种方式,但不能盲目结盟,否则非但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反而可能拖入泥沼。 3. 重视绿色生产。环保是养殖业的高压线,年底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要求饲料企业必须绿色生产,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低蛋白日粮、精准营养、替抗饲料添加剂将是未来饲料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4. 打造平台级服务力。饲料是生产资料,对于养殖场来说,就是一个投入品,仅靠产品本身建立不起来强大的竞争力。养殖场对服务同样看重,比如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产品回收服务等。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力度越大,对养殖场的吸引就越强。换言之,平台级服务能走多远,饲料企业的发展就能走多远。 5. 规划食品端。畜牧行业的未来在食品加工端,也将是整个行业的利润枢纽所在。未来能否发展好,决定于今天的规划。对于饲料企业说,越早和食品端连接上,越早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性。 竞争无处不在,策略各有千秋。坚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饲料企业才能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