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奶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牛奶总产量3201万吨,同比增长 4.1%,是自2014年以来中国牛奶总产量增幅最大的一年。奶业发展有效保障了非洲猪瘟疫情下中国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 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127户奶牛养殖户(包括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养殖小区、养殖企业等)的在线问卷调查, 新冠肺炎疫情对养殖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 面:一是各地封村断路影响了饲料等投入品与原料奶的运输。127户中,有63户出现了饲料等投入品供应不上的问题,占到养殖户总数的一半;有14户面临原料奶无法运出去的问题,占到养 殖户总数的11.0%;另外,还有养殖户面临淘汰牛无法出售、粪便无法运出等问题。二是乳制品 消费市场受抑制并向奶牛养殖环节传递,原料奶降价、限收与拒收等问题普遍出现。在调查的养殖户中,有74.0% 的养殖户表示原料奶被降价, 有 26.8% 的养殖户遇到限收问题,还有6.3% 的养殖户被拒收。因为原料奶被拒收、限收或无法 运出,倒奶现象再次出现,有 12.6% 的养殖户表示有倒奶情况。其中,有的养殖户自疫情发生以来的倒奶量达200吨,有的养殖户的倒奶量占到 其总产量的 57%。三是养殖户的资金周转与负债问题凸显。有75.6% 的养殖户表示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分别有47.2%和35.4%的养殖户表示 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和出现负债增加。四是劳动力短缺、投入品成本上升问题突出。有 40.2% 的养殖户表示缺少工人,有 44.9% 的养殖 户表示未复工工人的工资负担重,有70.1% 的养殖户表示饲料等投入品的价格有增长,也有养殖户表示缺少疫病防控所需的防护用品。 为应对以上困难,养殖户通过不同方式对生 产做出调整,这些调整可能影响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奶业的生产能力。其中,39.4%的养 殖户选择提前给泌乳牛干奶,29.9%的养殖户加快了成母牛的淘汰,另外分别有 32.3% 和 36.2% 的养殖户减少了饲料投喂量和调整了饲料配方。有 53.5% 的养殖户表示生产能力受疫情影响出现 下降,平均下降幅度达 11.0%。 当前,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按照中央提出的“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 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要求,加快恢复奶牛养殖业发展。一要全力保障原料奶运输与饲 料等生产物资供应,着力解决饲料、兽药、粪污 处理等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复工生产。二要着力加 强信贷融资等方面的支持,解决养殖户生产资金周转及恢复生产所需的投资问题。根据调查,有 79.5%的农户表示恢复生产面临资金不足问题, 有 29.1% 的农户表示面临融资难问题;在因疫情增加负债的农户中,有82.2%是通过向亲友借 款、民间借贷或拖欠供应商款项等渠道融资。三要着力解决养殖场用工的复工,并加强疫情防控所需的配套保障。四要加快破解奶业发展面临的 环保制约。有 40.9% 的农户表示恢复生产面临环保限制的问题。为此,既要继续促进种养结合, 实现就近就地合理还田,也要加强研发,为家庭 牧场提供经济适用的粪污处理技术与解决方案。五要加快完善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疫情下 风险向养殖环节传递,甚至主要由养殖环节承担,凸显了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问题。为此,要大力提升奶农组织化水平,发挥奶农组织在原料奶价格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建立集体谈判制度提升奶农整体议价能力,形成全产业链收益共享、 风险分担的利益格局。
|
上一篇: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六脉神剑”
下一篇:发展养牛业战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