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久前写了一篇文章《对新冠肺炎的几点看法—— 一位动物病毒研究者的视角》(点击回顾前文),涉及对新冠肺炎的认知、传播途径、戴口罩的场景、消毒要点、康复者的非传染性、对疫情演进的推测,受到大家的关注。有的朋友建议笔者补充一些大家关心的其它问题。借此笔者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1、新冠肺炎与同类疾病如何鉴别? 新冠肺炎与流感、普通感冒、SARS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原、临床表现、病变和病程预后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表1)。 表1 新冠肺炎的类症鉴别
2、如何减少PCR检测的假阴性? 任何一个检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PCR也不例外。产生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有: 采样不到位,比如采样不恰当(采样时机、采样部位、采样量),另外,康复期和无症状隐性感染时病毒载量较低,很难检测到; 没有提取到病毒核酸,这涉及到提取试剂有效性和人员操作规范性; 核酸反转录和扩增无效,如污染抑制物使酶失活、PCR仪器导热性不均导致孔间差异; 没有收集或分析到信号; 试剂盒不稳定,比如试剂保存不当,部分试剂失活; 试剂盒的敏感性不够高,不足以检测出低拷贝的样品。 因此,PCR可以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或必需的依据,必须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等予以确诊。 减少假阴性的措施有,严格分区、充分设立对照(包括内参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复孔对照)、全面采样(咽拭子、鼻拭子、痰液、全血、肛门拭子),同时结合IgM抗体检测和影像学诊断。 3、怎样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中医上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感染的发生取决于病原的剂量(外邪)和宿主的易感性(正气)。如果暴露的病原剂量低于感染的阈值,感染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降低病毒的载量、提升自己的感染阈值。 |
上一篇:仇华吉:对新冠肺炎的几点看法